●会议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本届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不仅在投资推介和项目撮合领域斩获丰厚,更在推动自贸区深入发展、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等方面成果丰硕。总体来看,在以下6个方面的推动作用成效尤为明显:
一是跨境经济合作又获新成果。10月21日举行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凭祥综合保税区、越南同登口岸经济区非关税区建设情况交流会”上,双方通报了推进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快合作区建设进程深入交换意见,签署了会议纪要。在“加快合作区建设进度”、“加快跨境通道建设”、“推动‘一站式通关’”、“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建立定期会晤机制”等九个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为下一步务实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探明了方向。
二是泛北部湾合作再迈新一步。10月22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广西商务厅联合主办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研讨会”,呼应第10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欢迎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今年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决定,对由商务部贸研院和广西商务厅联合起草编制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进行了闭门讨论和交流。来自商务部、我驻东盟各国经济商务参赞、商务部贸研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广东省外经贸厅、海南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与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对规划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认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规划与系列专项规划,对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是促进次区域合作的重要亮点。规划提出的战略思路、合作目标、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将对务实开展泛北合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与会专家还对规划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修改完善建议。
三是投资促进机制化建设达成新共识。在由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上,来自中国、东盟10国、东盟秘书处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投资促进部门官员出席了会议,并就通过博览会平台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会议在“充分发挥博览会投资合作平台作用”、“今后每年博览会期间举办投资合作圆桌会”、“11国共同支持博览会投资促进活动”、“加强投资领域人力资源合作”等7个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在投资促进机制化建设方面迈出可喜一步。
四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新热点。为进一步提高双方经贸合作水平,温家宝总理在商务与投资峰会的讲话中承诺,未来5年在东盟国家各建立一个经贸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日益成为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本届博览会参会客商关注的热点。由中国商务部合作司主办的“中国境外(东盟)经贸合作区推介会”,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情况、相关优惠政策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吸引了参会客商的高度关注,中国有实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意愿不断高涨。
五是“两金”投资促进有了新进展。为提高东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东盟的互联互通,中国政府设立了100亿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并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两金”设立后在东盟国家中产生强烈反响。10月21日,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善用金融杠杆,共创美好未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全面支持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情况介绍会”,对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的募集和项目报批情况,以及基金的使用方向、申报程序等做了详细说明,对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150亿美元信贷资金情况进行了介绍。四川开元集团、国际通信控股等有关企业介绍了资金申报及使用经验。目前,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已经完成菲律宾最大的国内船运公司、泰国的集装箱港口项目、柬埔寨通信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入股亚洲钾肥集团投资老挝钾肥矿项目等4项投资,投资金额约4亿美元,有力推动了项目所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是服务外包合作呈现新趋势。现代产业分工的飞速发展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10月21日,由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举办的“服务外包政策宣讲及企业交流会”上,来自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中国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领导和专家对当前世界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中国服务外包发展面临的新机遇进行了详细分析。会议介绍了中国商务部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千百十”工程,讲解了中国政府扶持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政策,介绍了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成功经验,增进了公众对中国服务外包政策动态以及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状况的了解,提高了公众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对深化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的国际服务外包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