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GDP年增长速度超过13%

  消费增强——

  居民收入攀升花钱更放心

  核心数据:2006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00亿元;2009年这个数字为2790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6亿元;到2010年底预计为3300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

  亮点聚焦: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馆开展时,不少市民前往淘货,大包小包往家搬。家住南宁市明秀路的廖女士一下子买了800多元的食品:云南野生干菌、内蒙古奶片和新疆和田枣等,“这些东西平时不常有卖,现在趁机多买点,分给亲戚朋友尝个鲜”。前不久的国庆假期,在南宁某私营企业供职的孙小姐一口气买了3000多元的衣服,她的理由是:“节日购物折扣大,比较划算;另外自己重新找到了工作,庆祝一下”。

  概况速览:5年来,广西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着力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但消费的前提是手里必须有钱,还要有合适的渠道。在这方面广西是如何做的呢?

  激活城乡消费市场的重要前提是“少取多予,藏富于民”。近年来,广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比如2006年政府出台就业新政,努力为城乡居民增加“饭碗”: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减免相关税费扶持;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求职者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就业新政”为城镇居民送上了一个个增收“大礼包”。

  如何让农民朋友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2006年广西出台政策,让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转移就业50万人以上;2007年对种粮农民实施农资直补,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了。

  各项惠民政策使得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攀升。2011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08元,同比增长2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047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4元,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老百姓消费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同时,广西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等支付补助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带动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妥善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城乡居民放心消费。

  如何消费还要有合适的渠道,为此政府多管齐下——“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新换旧”等政策纷纷出台,激活了广大群众的消费潜力。截至2011年3月24日,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16万多台;2010年,销售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80余万台,累计销售金额74亿多元。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吃、穿、用的消费比重下降,住、行及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上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过去5年间翻了一番,直接体现了广西人购买力的增强。有专家估算,消费支出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平均拉动率达到50%以上,拉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