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在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文化实践是历史的、阶段性的。当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也会要求文化自觉与之相适应。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要求,必须更新文化主体意识,培养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是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形势变化对文化实践提出的新要求的一种文化应对。因此,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实践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非常重要。

首先,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文化实践的新要求,必须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是《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加速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基本特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新趋势。为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对我国文化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础上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是《决定》对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作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热切愿望的基本内容,其地位越来越明显。为此,国内形势对我国文化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其次,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对我国文化实践的新要求,也必须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我国已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集中的表现主要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还不完全适应,在思想认识、道德诚信、舆论引导能力、文化产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对外开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加紧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以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再次,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我国文化实践的新要求,更需要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已成为渗透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全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我国文化实践提的新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要实现这些新要求必须要以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