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服务经济提速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一批批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将广西变成了投资的热土。项目要合法开工,必须要过环评审批关。项目环评审批速度的快慢无疑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快慢。
“项目的环评审批是项目的合法身份证,我们要严格把关。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如何快捷地完成审批,需要我们在非常之年有非常之作为。我们承诺,绝不会在环评审批上拖经济发展的后腿。”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梁斌掷地有声。
为此,我区环保部门兑现环评“七项承诺”,即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提前介入、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简化程序、下放权限、开辟绿色通道、汇报沟通和项目现场对接等办法和措施,加快推进项目环评审批。得力的措施带来可喜的成果,“十一五”期间,全区获国家环保部审批的重大项目54个,自治区环保审批的项目1640个,市级环保局审批项目2.33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一级的项目环评审批速度大提速,实际平均办结时间为9天。通过努力,自治区一批重大项目如云桂铁路、贵广铁路等26条铁路,岑溪至水汶、百色至靖西等134条重点公路,防城港核电、岩滩水电站二期、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等一大批工程已开工建设。同时,我区配合国家完成北部湾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网、港口、钢铁、铝工业等专项和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规划环评,积极推动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我区提高环保门槛,严堵污染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超能耗指标或未取得排放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受理、不备案、不核准、不审批。5年来,全区不同意审批的项目1218个,责令限期整改项目730个,立案查处项目646个。
重拳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维护群众的环保权益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全区重拳出击,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区进行了多个环保专项行动,对1889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罚1698多万元;挂牌督办1123个突出环境问题,大部分案件得到了较好解决;排查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963个,依法取缔关闭违法建设项目30个、违法排污企业18家,关停新扩建项目60个,清理装卸垃圾和油类码头3个;排查重点流域酒精、制糖、淀粉、涉砷行业企业1116家,责令209家违法企业立即整改;对745个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关闭取缔了1411家不符合产业政策、违法排污的小造纸企业。
环保执法人员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关闭单台容量50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69台,督促176家铁合金企业全部建设布袋除尘设备;排查重金属企业438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65家,取缔关闭11家,挂牌督办7个典型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批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电解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