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首府22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南宁找到"家"的感觉

  黎族的唐先生把南宁当家

  “南宁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不管哪个民族的人民来到南宁,都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南宁市民委党组成员俞开林介绍说,去年6月,南宁市民委成立了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

  该中心的成立,成了国内首家市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是全国民族工作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第五大模式——南宁模式。服务中心下设10个社区服务站,分布在南宁市各个区域。

  黎族人唐振东先生居住的银海社区,就是设有服务站的社区之一。服务中心以及服务站,经常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举办一些课程和活动,内容涉及卫生健康、技能培训、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唐先生也经常参与其中。 

  “少数民族没有想到的,南宁民委都想到了。中国共产党真是好!”唐先生如是感慨。在这种服务关怀下,唐先生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各族人民在南宁“扎根”

  在南宁水街,人们发现,这条不长的街巷有很多中草药经营户。药行经营者多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有来自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细数就会发现,有苗族3户、壮族9户、瑶族8户,占整条水街草药经营户的56%。

  附近还有几条创业街,也主要提供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经营,他们经营饮食、水果、蔬菜等。对这些经营户,服务中心对他们还有优惠政策,如一次性减免租金20%至30%,这使他们的纯收入提高到了每个月2500元至3000元。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的成立,使在南宁的数十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有了一个贴心、温暖的新家。中心工作人员经常定期走访联系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家庭,以真心换真情。除了情感上的关怀,还着眼于为他们解决最根本的生存问题,主要提供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困难补助、清真食品等服务内容。

  俞开林说,服务中心一如既往争取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南宁“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