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徐哲
11月18日下午5时,8岁的维吾尔族小姑娘茹柯耶木·买吐送在班主任农老师的带领下,走到南宁市华衡小学校门口,等待家人来接她。
全校1300多名学生中,她是唯一的一个维吾尔族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候鸟式”读书的学生。说起她来学校读书,还有一段故事。
向“候鸟”学生伸援手
茹柯耶木的老家在新疆和田,每年9月到来年3月的农闲时节,父母便会从新疆来到南宁做销售葡萄干、核桃、和田枣等新疆特产的生意。等到天气即将转暖,他们又回到新疆耕作。虽然父母习惯了这种生活,但茹柯耶木随父母来回奔波,上学就成了问题。
在一次人口普查中,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书记谢华娟发现,茹柯耶木7岁了还没有上学,就对她父亲买吐送·玉送说:“孩子不能老跟着你在街上做买卖,应该上学了。”谢华娟还联系了附近的华衡小学让茹柯耶木上学。
就这样,当时7岁的茹柯耶木上了一年级。然而问题很快又来了,到了春季,父母又要回老家耕作,怎么办?华衡小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采取了“保留学籍”的方法,欢迎小姑娘随时回校上课。今年9月,茹柯耶木随父母从新疆返邕,就又进了校园上学。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