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城镇化成广西经济重要增长点 成扩大内需"新推手"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记者郭燕群)城建投资拉动消费促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房投资加大力度促相关产业发展,城乡风貌改造加快惠农增收目标实现……11月21日上午,自治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关于2011年广西城镇化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新推手”,已经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1~10月,全区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350亿元,增长29.7%;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619亿元,增长13.6%。柳州、南宁、桂林、百色、来宾市分列投资规模全区前5位,投资增速列全区前三位的是百色、来宾、柳州市。

  2011年是广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也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里,为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多数市县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全区各市以城市基础建设为龙头,加大了城建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景观项目建设加大了力度,市县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从无到有,城市的供水能力显著提高,科教文卫、商贸物流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南宁强力推进五象新区规划以及“三馆三街”、广西文化产业城、体育产业城等项目建设;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柳州汽车城(柳东新区)规划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桂林市桂林大剧院、桂林博物馆、广西桂林图书馆、新城中心公园、会仙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这一年里,南宁、柳州超大城市、桂林特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的互动发展以及名镇名村建设,促进了产业的积聚发展。

  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和农民住房建设的投资可带动建材、家电等其他投资与消费。报告提出,今年,我区城乡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逐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危旧房集中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

  城乡风貌和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将改善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农民就业、创业环境条件也将得到全面改善。据悉,首批34个特色名镇名村已筹措建设资金4.6亿元,各类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年内,一批名镇名村如阳朔兴坪镇、平乐大塘口村、龙胜龙脊村、都安大定村等有望基本完成主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