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政协委员建议将"感恩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

少数民族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何学俏 摄

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 黄婧

在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的身边曾闪现过许多感人的镜头。还记得去年7月杭州的感人一幕吗?2岁的孩童从十楼坠地的一刹那间,一名年轻的母亲向空中伸出了一双接抱的手,而她与这名孩童素未相识。这位母亲用行动告诉世人:救孩子只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个母亲。这件事情在社会引起了一番热议,“感恩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昨日,在教育界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会上,来自贵港市港北区的政协委员罗业丰建议,“感恩教育”应在中小学层面抓紧,纳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

【报告解读】

“感恩教育”有10个“感恩”

什么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什么内容?记者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感恩教育”有10个“感恩”。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形成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风尚。而“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的“感恩教育”,包含了“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党”、“感恩父母”、“感恩故乡”、“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工作”、“感恩自然”和“感恩生命”等10个“感恩”。据了解,“感恩教育”这一主题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委员建议】

“感恩教育”应纳入中小学教材

“在全社会开展这10个‘感恩教育’,我认为是一项国民教育,应该在中小学生层面抓紧。”来自贵港市港北区政协的罗业丰说,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光荣传统美德,这需要每一位中国人世代传承。但近年来,感恩教育缺失变成了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现实。“我们总说爱祖国,但是爱国不能是一句空话,要从爱家乡开始;一个人懂不懂得感恩,就要从感恩父母开始,才会懂得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为此,罗业丰表示,加强“感恩教育”,建设国民教育,要狠抓中小学层面的教育,“我建议,要加大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应将感恩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材。”

【教师看法】

孩子学会感恩需要三方统一

对于罗业丰的这一建议,老师们怎么看,记者采访了南宁市一些中小学教师。“我很赞成推行感恩教育。”南宁市第十九中学的蓝老师对加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表示很支持。她说,现在不少独生子女都被家里的父母宠着,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成长,认为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对长辈、社会只知索取,不知感恩。针对这样的现象,推行和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学校也一直在开展一些感恩教育的活动,例如开设感恩主题班会、开展亲子活动、号召学生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捐款等。”

“感恩教育早已渗透在我们小学的教学内容中。”对于“感恩教育”,南宁市埌西小学副校长覃勇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覃勇说,目前的小学课程里其实涵盖了与“感恩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课程《品德与生活》,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而思想品德中其实已包含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努力。”覃勇说,孩子的道德最初形成是受家庭的影响,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关。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在道德教育上达成统一,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学会感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