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城乡风貌改造 让农村更有“面子”

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更有“面子”

上完村里举办的农业种植技术培训课后,家住柳州市柳南区上等村河尾屯的老覃,便直奔农家书屋看农业科普书;晚上,他还跟老伴一起参加村里举行的歌舞文艺活动……老覃这几个很平常的生活情节,以前在河尾屯是难以想象的。

“过去各种硬件设施不完善,村民文明意识不高,牛栏、猪圈等乱搭乱建,垃圾、污水乱堆乱倒,大家生产生活环境很差。”河尾屯村委主任覃瑞任说。

2010年,河尾屯被纳入广西村屯环境综合整治试点。该屯建设了远程教育终端站、未成年校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还结合当地实际需要,改造和建设了河尾沟景观、农具房、公厕等项目。记者在河尾屯采访时看到,白墙红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屋前屋后果树葱郁成行,村道边分类垃圾箱有序摆放,河道旁太阳能景观灯倒映水面。小桥流水,老少嬉戏……眼前是一幅新农村的田园美景!村里的百姓说,城乡风貌改造,让我们农村更有“面子”!

城乡风貌改造

生态又宜居

一直以来,因为“竹筒楼”林立、基础设施差,广西的农村一直被贴着“有新房无新街、有新街无新城、有新城无新貌”的标签。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广西决定从2009年7月开始在全区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竹筒房”的改造,重点推进村屯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经改造,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2009年以前,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簕山村还是一个凌乱无序、凋落破败的小渔村。2009年7月,簕山古渔村被列入防城港市唯一的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综合整治村屯,结合旅游开发进行新农村建设。一年后,改造完成的簕山古渔村正式“开村”,迅速成为各路驴友、摄友、休闲人士喜爱的新去处。

在广西,像簕山村这样从城乡风貌改造中受益的村屯还有很多。这些村屯经过改造后,或成为现代农业特色养殖基地,或成为亲水自然的生态型村庄,或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之地。

“在已开展的一、二、三期工程中,我区改造房屋15.4万户,对近300个村屯实施了综合整治,受益人口近百万。”该负责人说,2011年度,全区城乡风貌改造涉及14市57个县(市、区)、116个镇(乡)、213个行政村、375个自然屯,房屋外立面改造共约5.24万户,工程总资金约15亿元。

据了解,广西将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持续开展城乡风貌改造,让这项民心工程长期惠民富民。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