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蒋晓梅 实习生 赵金菊 胡泽涛 莫倩芸
1月15日,南宁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农民工朋友和贫困生们回家过年的决心。当天,本报共发出86张爱心车票,也收获了连串的“感谢”。爱心车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充满期待,有人在领取了爱心车票之后,还意犹未尽地询问“清明、中秋节的时候有爱心车票吗?”
爱心人士匿名捐赠包车
由于预订爱心车票的电话太多,当接到李先生的电话时,记者本以为他也是想订车票的。李先生所说的话却令记者有些吃惊,“我想给你们捐2000元,让更多人坐上爱心包车”。当得知本报开通一辆爱心包车需要3000元时,李先生爽快地决定,“那就捐3000元,直接开通一辆爱心包车”。
虽然捐赠了一辆爱心包车,李先生却不要求本报给予他任何报道,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具体名字和工作单位,只称自己也曾经是一名农民工,目前从事建筑行业。李先生表示,他的一些项目里面,也有不少农民工,由于与农民工接触多,他深知农民工一年到头都很辛苦,就盼着回家过个团圆年。“我就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通过你们这个活动,真正帮助到他们”。
天等方向将开通爱心包车
“没有20日回天等的车票吗?19日还有吗?18日呢?”当与记者一一确认,17日以后,都没有回天等的爱心车票时,刘女士在电话那头非常失望。
刘女士在南宁做保洁员,每个月只有700元左右的收入。她的两个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大家已经有两年没有团聚了,今年儿女强烈要求她无论如何要回老家,大家过个团圆年。“如果有人退票,你们一定要通知我,我只要一张票就好。”电话那头,刘女士迫切希望能等到一张回天等的车票。
此外,一些往年坐过南宁-天等爱心包车的“回头客”,也接连打电话询问今年是否会开通发往天等的爱心包车。由于李先生的捐助,根据连日来报名的客流情况,本报与广西运德集团沟通后,决定19日再开通一辆南宁-天等的爱心包车。
目前,19日去往全州的爱心包车已经爆满,而19日去往陆川的爱心包车也即将满额,20日去往河池、博白、平南的爱心包车,还有较多名额,欢迎有需要的人士打电话订票。
本报在此提醒,由于埌东客运站场地紧张,所有乘坐爱心包车的乘客,都改在南宁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友爱路10号)等车。本报将在近日内通知乘坐爱心包车的乘客领票,请已经报名的人士保持电话畅通。
主动退票把机会留给别人
“谢谢你们提供的爱心车票,但我想把票退掉。”15日上午,黄勇梅好不容易拨通了本报的订票电话,只是为了将原来领到的爱心车票退掉。
黄勇梅在北湖路的一家奶茶店做服务员,去年由于奶茶店不放假,她没能回家过年。今年,确定老板会给假期,黄勇梅早早地与老乡到本报领取了两张回平南的车票。谁知老板却不愿意提早放假。为了不浪费爱心车票,她只能无奈地打电话来退票,“趁还来得及,你们给其他人吧。”电话那头,黄勇梅有些沮丧。
“其实,你可以坐我们20日回平南的爱心包车。”了解到黄勇梅的情况,本报记者建议她可以改坐本报20日的爱心包车回家过年。“太好了,还以为已经没有车票呢。”电话那头,黄勇梅万分庆幸自己拨打了电话前来退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