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见证侗族婚礼回门仪式:九伴娘相随 百人挑礼相送

庞大的送礼队伍走在路上引人注目。

广西新闻网记者 谢奎

9个伴娘陪伴、上百人挑彩礼相送、酒席颇具少数民族风味……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林溪乡平岩村27岁的新娘吴新宜,在正月初三举行了别样的婚礼回门仪式。  

百人挑礼送新娘

正月初三早上,吴新宜和新婚丈夫杨东早早地起床。按两家约定,当日是吴新宜回娘家(即回门)的日子,男方将准备好的猪肉、大米、酸鱼等彩礼分成115份,再请来一些年轻力壮的亲朋好友,帮挑送到5公里外的女方家。

按当地风俗,负责挑彩礼的帮手,在途中不能私自停下,以免弄坏或弄脏彩礼,否则将被视为对新娘家人的不敬。为此,男方家专门请了两三名信得过的人当“压礼公”(即有威信的年长村民),既负责与女方打交道,又在途中照看彩礼。

当天上午10时30分,随着“压礼公”一声“出发”,115名帮手挑着彩礼,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逶迤长达1公里,引来附近村民纷纷驻足观看。途中,“压礼公”不时提醒他们“小心点,累了就跟其他人换挑一下”,还不时派发香烟“犒劳”。

负责挑彩礼的村民中,杨领是其中一员。头一次参加这种婚事,杨领感到既紧张又兴奋。虽然感觉肩上的担子有点沉,不过,有经验的“压礼公”不时跟大家聊聊家常,说说笑话,消减了疲劳。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走,大队人马终于在中午前赶到了新娘家。

9名女伴当伴娘

当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在平岩村看到,10名身着艳丽侗族服装、脚穿彩色布鞋的年轻女子鱼贯而入,其中一名女子就是27岁的新娘吴新宜。她的脸上泛着红晕,在众姑娘的搀扶下,一脸幸福地走进娘家。

据吴新宜介绍,与她同来的9名着侗装的年轻女子,是她的伴娘,平时跟她比较要好。她们在头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二)陪她去男方家后,又陪她返回娘家。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我结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伴娘。”吴新宜笑着说,其他地方办婚事,新郎新娘分别只有一名伴郎伴娘相陪。在她们这里,伴娘和伴郎分别由男女方自定。伴娘越多,意味着新娘越幸福。加上115人挑送彩礼的队伍,这让她觉得自己“很有面子”。

有些地方女子出嫁前,都有“女儿临别哭爹娘”的传统,以示向父母感恩,而吴新宜则表示,她是笑着离开娘家的,因为“结婚是件大喜事,以后还可以随时回来看父母”。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