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5日,从广州东开往南宁的1232次列车上,南宁客运段的乘务员和旅客共同手持“福”字,迎接龙年春节的到来。赵辉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吴家跃
龙年春节前后,面对寒冷的天气,“温暖”不约而同成为我区各行各业年关活动的一个主题词,更是2012年广西春运的一个亮点,春运处处洋溢着“广西温暖”。“广西温暖”在八桂大地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路中流动,成为我区春运工作的写照。
春运,被誉为“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
2012年,八桂。天气,春寒料峭;路途,春暖人心。
回眸40个日日夜夜,总有那么一些令人刻骨铭心的镜头定格在回家路上,总有那么一些暖人心窝的感动在传递和蔓延,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与力量,也让人们读懂了春运所承载的意义和责任。
“广西温暖”,在八桂大地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路中流动,融进了6411万人次旅客的内心。短短四字,成为广西春运工作的写照。
在2012年春运中,自治区领导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心全意抓好春运工作,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切实解民忧、暖民心,努力让群众平安顺畅回家。事实上,倾其所能、尽其所有为归乡的人们提供方便。带上温暖,走得和谐,走得舒畅,走得安全,已成为2012年广西春运的“自觉行动”。
广西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南国春暖回家路”、免费赠送“爱心车票”等活动,尽量让广大群众“走得温暖,走得尊严”。
在南宁靠捡垃圾为生,温饱都难以保证的四川泸州人沈德康,已经10年“没钱回家了”。当他拿到“爱心车票”第一次踏上回乡之路时,逢人就念念不忘地说,“我在广西遇到了贵人帮助”。
南国早报与广西运德集团联合举办的“爱心车票”大型公益活动再度启动,使众多像沈德康这样困难的游子圆了“回家过年梦”。
据统计,1月8日至20日,活动共送出2740张爱心车票,使一批贫困农民工朋友、贫困学生、外省农民工、国外贫困留学生等人群获得了资助。
外地受助困难人士都不约而同道出心声:“得到爱心车票的帮助,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广西的温暖。”
共青团广西区委牵头开展的“让温暖一起回家”活动,为上万名外出务工青年顺利踏上归程。
他们组织志愿者将1000多张免费“爱心车票”在南宁埌东客运站、江南客运站、安吉客运站及北大客运站发放,同时送上了过年礼包。
南宁铁路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铁路除了新推出实名制、电话、网络订票等服务,在一些服务细节上也有严格的规定。最突出的服务亮点就是在各个车站都搭建了临时候车棚,确保旅客“候车不露天,不挨雨,不受冻”。
在南宁打拼的黄先生,每年春运都要到南宁火车站坐车回上海过年。今年到车站订票时,尽管天空下着寒冷的细雨,可黄先生还是感到暖乎乎的。
“南宁火车站的服务一年比一年好,车站广场不但有临时候车棚,还有免费热水、有咨询台、有座位。”黄先生感叹不已。
在如火如荼的春运战役里,我区交通运输战线忘我工作,全心奉献,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让旅客归家的路程不再漫长。
风雨交加,归心似箭。打工的一队队人马骑着摩托车从广东回家经过贺州地段交通管理值勤点和收费站时,都意外地享受到“超规格春运礼遇”。
服务人员热情地为他们递上了热腾腾的姜糖水,招呼他们“喝点热水,休息一会,提提神,再上路”;还千叮万嘱,“天寒路滑,路程遥远,小心行驶,安全回家。”
得到宾至如归的接待,韦先生一队人马疲劳全无,连连感叹,“还是家乡人好,还是家乡人亲,家乡政府如此细心关照我们打工仔,真是没想到!”
其实,近年来,努力为广西“10万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服务,已成为交警部门和公路部门的一种习惯,一种奉献。在2012年春运中,广西交警总队联合南宁市豪爵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在全区14个地市交通流量大的交通管理值勤点设立约60个春运交通安全爱心驿站,开展了更加细致、更富有人情味的便民服务。
我区公路部门也在一些重点收费站设立春运服务点,给返乡的农民工和过往司乘人员提供热茶、休息、指路和药品等各种便民服务,让农民工摩托车队回乡之路倍加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