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达 实习生 卢菲菲
吴维志(中)在医院中。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卢菲菲摄
班里同学在南宁万达广场为吴维志举行募捐。(施小平供图)
今年3月,就读于广西南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吴维志不幸患上急性白血病,高额治疗费用给本就不宽裕的吴维志一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令人欣慰的是,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关爱下,吴维志家人顺利筹到5万多元。吴维志的第一期治疗得到顺利进行。而今吴维志一家还在等待医生的治疗方案,还需资金进行第二期治疗或骨髓移植。
突发急性白血病 家人“晴天霹雳”
今年3月下旬,在广东虎门打工的吴明刚接到儿子吴维志打来的长途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告诉爸爸,自己最近一直在发烧,吃药打针却没见病情好转。吴明刚让儿子回老家的医院看病,于是,吴维志回到老家宾阳县人民医院就医。医院在对其做检查时并未发现任何异样,针对吴维志的持续高烧,医院建议他到大医院做详细检查。
儿子突患急性白血病的消息对于一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得知儿子生病的消息,吴明刚立即向厂里请假回到南宁。在广西医科大一附属医院,当医生告知儿子吴维志的诊断结果时,吴明刚既难过又惊讶,“我当时整个人就懵了,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医生再说了什么,我也没有心情听。”吴明刚是怎么也想不通,平日里健康活泼的儿子为何会患上白血病?“从小到大,儿子的身体一向很好,平日喜欢体育运动,就连生病都没有去医院打过针”。
得知儿子病情后,吴明刚立即电话通知妻子回家。妻子罗玉英患有长期性贫血症,身体虚弱,吴明刚担心妻子承受不住打击,仅以家里有事为由让妻子赶快回家。妻子回到南宁后,才知晓儿子患上白血病,伤心难过得日日以泪洗面,而家中奶奶更是精神几近崩溃。
吴维志家住宾阳县武陵镇沙井村,家里生活并不宽裕,家里有爸爸、妈妈、奶奶和妹妹,爷爷早逝。为了维持生计和供两个孩子读书,文化程度不高的吴维志夫妇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奶奶则留守在家里。
自从吴维志得病之后,高昂的医疗费让吴明刚一家雪上加霜。2007年,吴明刚在广东一家水泥厂打工,施工时不幸扎伤眼睛,导致右眼失明。右眼残疾后,吴明刚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对他而言,体力活虽然辛苦,但也能养家糊口。而今,吴明刚只能在工厂当保安,每月领两三千块钱的薪水,扣除了生活杂费后也所剩无余。由于儿子生病,吴明刚和妻子罗玉英向厂里请了假,回南宁照顾儿子。请假后失去经济来源,只能靠先前的少许积蓄维持生活。
昂贵医药费 让贫困家庭陷入困境
据院方介绍,吴维志生病住院,先要缴纳一大笔治疗押金。其化疗的费用是一次4000元,第一期的化疗大概也要7次,外加各种药费检查费,4月份的治疗费用需将近8万元。
5月5日上午,在吴维志姑姑施小平的帮助下,记者前往医院探望了患了急性白血病的吴维志。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住院部20楼33号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吴维志。小吴躺在病床上,刚刚打过点滴,看起来身体虚弱,但精神不错。这个19岁、身高1.78米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带着帽子、眼睛半开。看到记者前来,小吴摘下口罩,轻声感谢。
父亲吴明刚说,吴维志从入院开始,几乎每天都发烧。目前吴维志正接受第一期化疗和额外的药物治疗。为此小吴每天都要吊上十多瓶针,上午、下午和半夜所用的药剂都有所不同。由于一周内需要做几次化疗,吴维志掉了不少头发。吴维志的血小板、白血球量都不是很稳定,时高时低,因而导致其免疫力降低,容易被外来细菌感染。此外,小吴还不得不遭受由经常性头晕、流鼻血、肛裂等并发症所带来的痛苦。
父亲吴明刚告诉记者,无论如何,他都要想办法为儿子治病,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医生当时告诉我,如果儿子的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儿子)最多能活三个月”,吴明刚说,“医生还告知,一旦对吴维志进行治疗,便不能中途停止,如若中止,维志的病情则会恶化得更快”。这个皮肤黝黑的40岁中年男子眼里充满无助和悲伤。
吴维志虽然知道自己身患白血病,但家里人并没有告知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我们担心他知道后,心情不好,想不开,最终反而影响治疗”,姑姑施小平说。住院有一个多月了,这几天吴维志感觉精神好了点,总以为自己痊愈了,嚷着要出院。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