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投入、硬考核,使人才工作成为各地各部门的硬任务
江苏省通过实施严格的人才工作目标管理,把基础性、战略性的长线工作变成具体而紧迫的任务要求,抓人才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的硬任务。
首先是“硬投入”。江苏省委组织部领导说,人才工作是船,人才投入是水,“船底没水,船动不了;水太浅,也行不了大船”。江苏省率先把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人才贡献率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实现人才优先的法制化。其次是“硬考核”。江苏省普遍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把人才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数量、人才公寓和孵化器建设面积、申请专利和获得授权的数量等,作为对各级领导班子及党政负责同志的考核指标。
考察团成员提出,广西人才工作防止“上热下冷”,全面加强市县、园区和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人才工作,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这样的工作机制,把认识上的“第一资源”变成工作中的“第一行动”。
人才工作的主战场是大力服务产业发展
江苏省人才工作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创业人才抓得好,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从起步时高层强力推动,到现在各级主动发力,正是因为实现了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真正印证了“抓人才就是抓发展”;从刚开始有议论疑虑,到现在全社会认同支持,正是因为高层次人才开发的有限投入与产业发展的巨大效益有了现实比照,真正感受到了“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资”。
引进一名领军人才,培育一家创业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催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这样的链式效应在江苏已经充分显现。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正在江苏各地崛起,每个产业的开拓者都是一个甚至一批以“千人计划”专家、“两院”院士领衔的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开发以用为本。”考察团成员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围绕产业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支持高层次创业人才创办企业,以发展的成效体现人才开发的价值。江苏省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区正在实施的‘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