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梧州市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全景图

2 为脱贫致富把脉支招

在该市领导的影响带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活动呈现丰富多彩的生动景象。目前,7个县(市、区)已经全部制订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办公室,“入乡住村”活动有力有序开展。21个市直部门党(工)委都已出台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办公室,下村开展相关活动。其中,市直机关工委下属的各市直部门党组织已经全部启动“入乡住村”活动。

一是结合自身职能特点,打造特色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该市组织系统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组工干部、新任领导干部、年轻后备干部和新招录的公务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百村千屯大调研”活动,在服务群众中改善组工干部形象,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该市教育系统启动“千名干部入村进校下基层”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学校等工作一线大调研、转作风。卫生系统紧扣“强基层、转作风、惠民生”主题,通过“三进、三送”活动(即进村、进户、进社区,送医疗、送知识、送健康),开通卫生帮扶“直通车”,帮助该市888个村卫生室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梧州水产畜牧兽医局开展“千名兽医走村屯”活动,举办科技培训75次,培训农民2450人,受益农民达7.8万人次。

二是积极深入联系帮扶村,开展结对帮扶,破解发展难题。该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针对联系点苍梧县龙圩镇念村和新利村工作实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4月10日由党委书记罗绍杰带队到两个村开展帮扶工作。民政局在帮扶苍梧县沙头镇大片村和横江村的方案中,以《帮扶登记卡》对结对干部帮扶成果进行考评。供销联社积极联系苍梧银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苍梧县六堡镇确定“市供销社+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六堡供销社+村委”多方联动的帮扶新方法,统筹解决茶叶销售难的问题,推进农户增加经济收入。

三是注重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当好“第一书记”后盾。该市发改委和扶贫办针对179个扶贫村的实际情况,专门对今年申报项目进行梳理,确保集中资金和项目为扶贫开发工作服务。交通运输局对全市179个扶贫村的交通条件进行调研,为“路通财通”而整合资源。在市城镇联社的支持下,藤县和平镇官罗村“第一书记”傅镇钊在较短时间内就摸清了该村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情况,并组织该单位所有干部联系帮扶困难户,市城镇联社还准备帮助村委完善基本设施、办公设施。

3 166名“第一书记”根植沃土

梧州市广泛动员、严格筛选,从市县两级机关单位选派了166名“第一书记”深入贫困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农民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第一书记”深入调研贫困村现状,积极撰写住村日记,制定任期计划,在农民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藤县埌南镇黎寨村“第一书记”颜桂海通过深入调研,写出《捕捉扶贫开发的强烈信息》、《不能让五保户断电》、《贫困村农民在“摸着石头过河”》等20多篇住村民情日记。派驻藤县塘步镇六坊村的第一书记刘朝林,协助村民理清了发展思路,并落实扶贫资金200多万元。蒙山县黄村镇道冲村“第一书记”罗震落实了道冲小学10名贫困学生的救助计划,每名学生获得200-300元补助款,还制定了该村蚕业、三黄鸡养殖发展计划和村屯道路修筑计划。

创新“第一书记”管理模式。岑溪市要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合“先锋干线”工程和“民事直通车”工程,做好“十个一”工作(即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完善一个发展规划、记好一本驻村札记、建立一本驻村台账、办好一批实事好事、上好一堂脱贫党课、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扶一名困难党员、扶持一名致富带头人、创新一项工作亮点),同时采取五项措施(即派“三员”、架“三网”、建“三岗”、设“援助站”、立“QQ群”),强化对“第一书记”的管理。蒙山县通过公开竞岗的形式产生了23名“第一书记”,并对其管理提出了“三问四同”(即问困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同吃住、同劳动、同学政策、同谋发展)的要求。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