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A05 王远文

凝心聚力,确立党组织在外资企业地位

“假如只有两碗饭,5个人要吃,其中2人是党员。那么,这2名党员绝不可以抢这两碗饭吃,这是最起码的党性!”这是王远文的“两碗饭”理论。王远文同志是个入党30多年的老党员,可他从不以老党员身份自居,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平易近人、谦虚好学。企业刚改制时,员工情绪波动很大,王远文带头坚守岗位,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企业稳定了,大家才有饭吃。”他经常在支部生活会上说,“不要因为企业改制了,就不努力干活儿了;更不能放松学习、削弱党性。”

多年的基层党务工作,使王远文认识到,外资企业党组织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工作,必须以作为求地位、以成绩求发展。他从规范党总支部制度建设入手,重点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好党总支部的管理工作。几年中,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谈话制度、财务事务公开制度,规范党总支部大会记录、支委会记录、党小组会议记录、组织发展考察记录、主创工作记录等台帐8种,所属5个党支部相继建立了10多块支部园地,形成了言有“据”、行有“轨”、查有“迹”的党建工作管理体系。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广泛共识,从而确立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位置。

英格索兰(桂林)工具有限公司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42名党员。这42名党员,就是42面“旗帜”。有组织就要有规矩,王远文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党建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制度建设。近两年来在已形成的制度基础上,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和建立长期机制的需要,先后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度》、《党内开展活动制度》、《党员联系职工制度》等10余项党务工作管理制度。积极争取资方在党建工作的投入,先后为各党支部印发各类文件和学习材料,向各党支部赠送《办法总比困难多》、《细节决定成败》、《中庸》、《话说资本论》等书籍,组织所属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到兴安、资源等地“重走长征路”,到灵川县桂北抗日纪念碑瞻仰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王远文还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广泛开展以“安全党课、质量党课、管理党课”为主要内容的新三课,经常邀请驻桂高校的专家讲授生产经营专业知识,拓展党课的内容,使党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有提高,一大批党员成为不同岗位的技术带头人。他还主动与资方沟通协商,专门设立“党员模范岗”, 在各党支部和党员中组织开展了“我为公司节能献一计”、“争当扶改小行家、创新小能手”等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党员的活力,不论是在本职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生活中,党员都能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提升党员和职工的工作氛围。在王远文的组织引导下,各个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维护企业稳定、推动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资方的认同、受到全体党员和员工的赞同、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表彰和肯定。公司改制以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没有丝毫削弱。

“王支书为党员树立了标杆,党员又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工作积极性也高了。”职工廖顺香说。针对组织发展和党员队伍现状,王远文提出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要把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要把生产骨干培养发展成党员”的“双培工程”,王远文担任支书以来,通过“双培工程”培养出党员生产骨干42人,把生产骨干培养成党员29人。党员李越洪,是数控操作能手,曾在参加全区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二名;铸锻支部书记唐承兴,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口碑极好;装配部生产主管戴大平,精通业务,勤劳肯干,很讲原则……他们当中,担任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等重要岗位的有13人,超过党员总数的30%。英格索兰公司的管理非常严谨,几乎每年都有员工因各种原因被辞退,但这当中没有1人是党员。这些在一家外资企业,实属罕见。

依法维权 职工企业利益双促进

身兼工会主席的王远文感到,工会组织要让职工群众信得过,必须要担当起依法维权的重任。10多年来,为了建设和谐企业,王远文向公司行政发出的“建议书”已编到了327号,在王远文的办公桌上摆了厚厚的一大摞。每份“工会建议书”上,几乎都有企业管理层的签字答复意见。在“工会建议书”的推动下,职工们享受到了每年一次免费体检、每年一次旅游参观、每年15天的带薪休假待遇以及“五险一金”保障。职工因病住院,不仅全额报销药费,而且每天还可以得到80元的额外保险补助。女工们也能完全享受到按照国家规定的特殊保护与照顾。

2000年初,公司事先未征求工会意见,就以生病住院未及时请假为由辞退了职工廖钢伟。廖钢伟不服,找到王远文,要求工会为自己撑腰讨回公道。王远文听了廖钢伟的诉求后,毫不犹豫地答应做好工作。他先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可公司行政方一意孤行。王远文便支持廖钢伟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廖钢伟提供法律援助。开庭前,公司指派所聘的律师找到将为职工出庭作证的王远文了解情况,希望王远文能在他们编造出的假文书上盖上工会的公章,表明开除廖钢伟经过了工会同意,被王远文断然拒绝。开庭时,王远文拿出他每天的工作日记、前后的会议记录还有大量的证明材料,进行举证。王远文对有关法律条文、举证需要准备何种材料等的熟悉程度,让现场的法官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最终廖钢伟胜诉了,并得到了公司的经济补偿。事后,那个律师感慨地对人说:“有这样熟悉法律的人当企业工会主席,真是职工的福分!”

新形势下维权难,有时不是难在无法可依上,而是难在劳资发生矛盾纠纷时,工会主席能不能坚定地站在职工一边,拿出豁得出去的勇气,挺直腰杆子,依法为职工维权。

十多年来,王远文先后帮助110多名职工维权,打官司就达5次,使他们的合法利益得到很好维护。公司行政也从一起起劳资双方的交涉中认识到,依法办事,尊重工会的独立性,劳资关系就和谐,公司内耗就小,发展动力就足。

情深意切 与职工兄弟亲如一家

王远文对职工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职工的疾苦冷暖始终记挂在他心头。十多年来,王远文写下的日记有7大本,将近3000篇,总数超过了50万字。每个职工家里有几口人,家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实际困难需要解决,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只要是职工需要,王远文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

在英格索兰公司,每间厂房的墙壁上都悬挂着一个小小的温度计。这一个个小小的温度计,记下了王远文关心职工冷暖的心。2002年7月,多日酷热,火炉室等车间温度超过了40°C,伴蜡室更是达到了48°C,但职工降温防暑费还没批下来,车间要调换修理的抽风机、鼓风机还没有安装好。王远文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立即给每个车间买了一个温度计,每天下午3点准时测量温度,并把职工的反应记录下来,盖上工会公章送给公司行政。王远文每天报来的材料数据,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重视,他们马上组织人力实施防暑降温工作。后来,车间增加了防暑设施,改善了工作条件。材料仓库的新风扇安好了,室内温度降下来了,工人们再也不用光膀子干活了。职工们深情地讲:小小的温度计,测出的不光是天气的冷暖,测出的更是王主席关心爱护职工的心!

党员林升侨是一位归国华侨,妻子因病去世,家里还有80多岁的母亲和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王远文了解情况后,经常到他家里嘘寒问暖,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001年,老林又因雨天湿滑,在厂区摔倒,造成左脚跟粉碎性骨折。在老林住院期间,王远文一边照顾他,一边帮他办理工伤认定,到侨联寻求支持,付出了比老林亲人还要多的辛劳。“如果没有王支书的帮忙,我真的就挺不过来了。”林生侨说。下岗职工中,没有一家他没去过。有时得知谁家拖欠几个月的电费,他就骑着自行车专程赶到供电所,帮他们缴上。企业改制后,公司先后有67名职工下岗,多数生活困难。王远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公司一旦有空位,他就把下岗职工的名单交给公司管理部门,劝说公司优先考虑他们。10多年来,公司年年招聘,王远文就年年递名单。目前,这些下岗职工绝大多数又回到了公司。“还是组织可靠啊。”重新上岗的黄师傅说。“真的要感谢王书记,否则真不知道后半辈子怎么过。”刘春华说。面对大家的感激,王远文倒觉得有些不自在。“你们客气了,大家都是老同事老朋友,我只是做了点该做的事。”王远文说。多年来始终放心不下身边这些同甘共苦的工友们,他的工资待遇始终是普通员工的档次,但他从未主动向企业和上级提过待遇要求。多年来,王远文放弃了8次调动工作的机会。他,热爱这个平凡的岗位!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