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农垦转变糖业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

糖业循环经济成效可圈可点

广西农垦糖业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形成回路闭合循环经济链,完善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流程,发展高利用、低排放的生态经济,成效可圈可点。

——地处来宾市的广西农垦红河工业集中区,建设天成纸业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和华垦年产2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项目,总投资9.6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经营收入17亿元、利税2.4亿元,每年可节约近40万立方米的林木,减少近7万亩森林砍伐量。目前,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已建成投产,2010/2011年榨季,该生产线日均产浆量达到277吨,最高日产浆量达到了350吨。

——位于十万大山山麓的昌菱制糖公司,年产1万吨糠醛项目已完成试产,即将正式投产。作为采用甘蔗渣水解提取糠醛项目,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糠醛提取后再生产糠醇及糠醛树脂的生产企业。

——兴建中的朗姆酒项目群,通过改造昌菱制糖有限公司酒精生产线,填补中国朗姆酒生产的空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在横县的良圻制糖公司,推进年产两万吨木糖、木糖醇联产2000吨L-阿拉伯糖项目建设。用甘蔗渣生产木糖联产木糖醇和L-阿拉伯糖,是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非粮生物质化工项目,在品种结构、多项高新技术组合方面属国内外首创。

——兴建生物有机肥项目,提高土壤肥力,确保甘蔗稳产增产。利用糖厂的滤泥甚至酒精废液生产生物有机肥,改良蔗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和黔江制糖有限公司兴建生物有机肥厂,年产生物肥15万吨。

——利用酒精废液等发展甘蔗“三高”种植业。酒精生产废液经过科学合理配比稀释,用于喷灌、淋灌甘蔗地,实现施肥、抗旱、环保一体化。近年来农垦各甘蔗生产基地全面推广应用酒精废液,甘蔗单产和糖分不断提高。

——加大清洁生产投入,建设绿色环保项目。近几年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在清洁生产项目上投入了1.5亿元,实现吨蔗耗原水1吨以下,吨酒精耗原水10吨以下,处理生产污染物清浊分流,生产冷却用水循环率达90%以上;高浓洗滤布水实现零排放,COD浓度和总量大幅度降低,外排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成为广西农垦糖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真实写照。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