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坤 通讯员 杨天台 韦鹤群
深山贫困群众的问题如何畅通到达各级领导视野,并寻求解决?上访群众的问题是否一定需要越级上访才能解决?干部群众可否像走亲戚一样定期互访,增进感情共谋发展,共促和谐?
来宾市构建“干群互动”机制,解决群众困难,增进干群感情,促进民生改善,描绘了一幅“和谐图谱”: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帮扶困难群众近两万人,解决实际困难1.5万多件;来宾市及下辖县(市、区)主要领导结对上访户,化解信访件70多起,上访群众不但怨气消除,还增进了对党和政府的理解。
“上下互动”铺就万户致富路
4月5日,来宾市主要领导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兴宾区迁江镇雷山村异地搬迁选址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初步确定将迁江镇雷山村整体搬迁至迁华工业园西南——因该地块属于国有土地,便于加快搬迁工作,面积大且水、电、路条件便利。
对此,雷山村村民异常高兴:该片地邻近迁江华侨工业园集中区,便于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就医、就业。
今年春节刚过,该市领导翻山越岭到该村与群众开展“进村入户察民情”活动,发现该村面临诸多地理因素导致的无法解决的难题: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在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整体搬迁,选址后将结合移民、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进行资源整合,高标准规划新村的基础设施,并与城镇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扶持群众农业生产、就近就业。
“以后种田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了。”“帮我们解决了一件大难事……”近日,建设岭南镇石村第八队水利拦水坝的村民,纷纷向前来支援的合山市直部门人员表达感激之情。岭南镇石村第八队水利渠道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由于年久失修,蓄水和分水比较困难,周围近200亩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就在今年2月初,负责联系该村的合山市相关领导干部,了解到村民的愿望后,立即开展帮扶行动。很快,资金水泥到位,被冲垮的水渠建设成了一条坚固、实用、永久性的灌水渠道。
“类似的例子在来宾市俯拾皆是。”该市市委组织部部长庞标益介绍,全市已组织农村工作队783支,工作队员1.73万多人,深入769个村(居委会)“进村住户察民情”,完成水利渠道清淤552公里,落实支农资金2352多万元,赠送支农物资2020吨,慰问困难群众4051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58万多件。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