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社会 > 抵制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 > 最新报道 > 正文

广西从快处理两起网络谣言事件 (3)

2012年07月09日 06:30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黄金献 伍永志 编辑:林娟

    政府部门:快速查清事实   及时辟谣 

    在恭城“通缉令”文章出现后,广西网监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询问涉案地公安机关、当地银行主管、桂林公安局,发现此消息纯属谣言,三江乡并无此事发生,派出所未接到报警,桂林公安官网上并无官方通缉令。为迅速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网监对此事进行立案侦察,并将散播高三学生杀人抢劫案谣言的当事人抓获。恭城警方同时也在网上发布辟谣信息,公告广大网民应立即中止传播谣言的行为,停止转发不实消息,并删除已发布的此类帖文,否则一律类同处罚,绝不姑息。

    柳州市高度重视“6•27”交通事故及其引发的社会舆论,该市有关领导指示交警组织力量公正、严格、快速调查取证。29日下午4时,柳州市委宣传部和柳州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相继发出消息辟谣,以权威的声音对该起交通事故进行通报,让公众对案情真相有了全面了解,有效遏制了谣言的散布。

    在快速处理这两起谣言事件中,不难看出政府和相关部门整治网络谣言的决心和行动。网络谣言已成为社会公害、网络“毒瘤”,不仅损害社会诚信,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而且污染了网络环境,直接危及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整理网络谣言是人心所向、法治要求。从南宁“9.3级地震”谣言,到“永和大桥坍塌”谣言、贺州“尸油煮粉”谣言,再到近期的这两起谣言事件,造谣、传谣者均被追究了法律责任。可见广西对整治网络谣言动了真格,出了重拳,严厉惩处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行为,依法追究造谣传谣者的法律责任,多措并举铲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对这两起谣言事件的处理,也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及时、透明发布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善用媒体、善用新兴的传播方式(微博)发布权威、真实的信息,把谣言消除在“青萍之末”。

    “在突发舆情面前,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真实的,有不真实的,错综复杂的信息往往会导致公众作出错误的判断。”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可达说,谣言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通过主流渠道,及时发出权威的声音,开诚布公将事情原委告知公众,才能最大限度压缩谣言滋生和传播的空间。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