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乔晓莹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开展了选派机关党员干部驻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桂林市结合实际,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了251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让他们到最贫困、最艰苦、最复杂、最需要的乡村结“穷亲”、结“难亲”,在深入基层中察民情、接“地气”,帮扶农村,推动扶贫攻坚,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从“机关干部”到“农村干部”,角色发生了改变,工作内容发生了改变,对于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来说,他们将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局面。如何迅速找准定位,打开工作局面?
桂林市驻村第一书记们积极参与到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党建资源共享之中,真抓实干。截至目前,共为贫困村引进项目256个,引进项目资金7357.61万元;引导1.4万户农户发展产业,开办技术培训班346期;培训农民2.6万余人次,培训党员1.1万人次,为民办实事好事1807件。
1 城里干部下乡村 带领建好“三支队伍”
“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敢于致富、善于致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发挥好在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美好家园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桂林市园林局驻阳朔县白沙镇蔡村第一书记邓建中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便决定给村里的党员们上一次党课。
今年7月1日,蔡村党支部组织召开庆祝建党91周年座谈会。利用这个契机,邓建中以“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题,给与会的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并和蔡村党员们就如何加强基层党建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城里来的干部视野开阔,为我们村里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听了党课,我们对自己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村里的党员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像邓建中这样,每位驻村第一书记都结合自己对党组织的认识和当地村委具体的情况,积极思考,帮助当地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不仅要带领建好村干部队伍和农村党员队伍,还要主动思考带出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桂林市委向驻村第一书记们明确提出了要帮助各村建好“三支队伍”。
桂林市机关事务局驻临桂县茶洞乡江洲村第一书记蒋周宇发现,村里的水果生产大户不少,但销售渠道却出现了些问题。于是他动员村里的种植户成立了水果合作社,培养当地农民从单纯的种植专业户向懂市场、懂经营的综合农业人才转化。
“村里不仅要有水果种植专业户,还应该多培养一些其他种养技术人才。”蒋周宇想到就做到,他打算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去学习种植蔬菜和养鸡的先进技术。
从初来乍到到适应环境,短短几个月,驻村第一书记们在带领贫困村建好村干部、农村党员、农村实用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工作上有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