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龙邦镇龙村国防教育深入民心 每一个人都成为哨兵

驻地军警与学生、村民在龙邦镇其龙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 达摄

驻地军警向小学生讲解国防知识。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达摄

驻地军警、学生、村民在755界碑共同进行国防教育。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达摄

广西新闻网靖西7月18日讯(记者 邓 达)“保家卫国图民生,为了振兴全中华”这是龙邦镇其龙村山歌中的一段歌词。朴质的吟唱者虽然在接受采访过程当中未能向记者表达心中之意,但在整个采访采访过程当中,这样的歌声不断的涌入记者的耳中。靖西县“让边防一线的每一户群众都成为一个哨所、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哨兵”的国防理念在这里已然深入民心。

龙邦镇其龙村国防教育之所以深入民心,在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位于靖西县南部边陲,地处边防一线,与越南山水相逢。在离村庄一公里处就是755界碑。其龙哨所就坐落在其龙村与755界碑之间的一座山上。在历次战斗中,其龙哨所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成为了学生、民兵、村干和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场所。

每逢国庆节,龙邦镇其龙村经常组织学生、村干部、民兵和边民群众在村部举行升国旗仪式。记者到达其龙村时虽不是国庆日,也在龙邦镇其龙小学参与了一次升旗仪式。现场邀请了驻地军警参与其中,并为学生和村民作国防形势报告。村里的4名山歌好手也为到场官兵、学生、村民献上了优美的山歌。

在升国旗仪式现场,记者碰到了独臂教师李恒益,他的经历让人记忆深刻。1985年,李恒益在边境游玩时捡回一枚地雷,由于当时国防教育尚未深入,对子弹等武器缺乏认识,李恒益误以为地雷已经报废,便拿回家中。不想,在家中将地雷接上电池时,地雷发生爆炸。自那以后,李恒益便落下了终身残疾,身为教师的他也经常以自己为例子,教育孩子不要乱到边境玩耍。

相比之下,现今其龙村的孩子接受的国防教育要比他那个年代多得很多。李恒益说:“龙邦镇当地驻地军警经常到其龙小学上国防教育课。上个月驻地军警就来过一次,还带学生到村里的农家书屋翻看爱国方面的书籍。每到六一儿童节,其龙哨所和武警部队的代表也被邀请到这里(其龙村)进行爱国教育。”

对于“每一户群众都成为一个哨所、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哨兵”这句话,李恒益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一个边民有一个哨所,那里就安静一些。没有军队的保卫,这里肯定就不安全。”事实上,在其龙村和李恒益有同样想法村民很多。在行将结束采访的,一位村民这样告诉记者:“只有边防稳定,我们才能安心务农,经济才能发展。”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