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钦州:为用户量身打造防灾短信

广西新闻网钦州讯 (记者孙小娟)当热带风暴“韦森特”还在萌芽时,钦州的农民就收到气象预警,要抓紧时间收割早稻;海边的养殖户也接到提醒,要加固堤坝。在抗击“韦森特”的过程中,钦州市气象部门与通讯运营商合作搭建起“绿色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向最需要的人群发布防灾信息,效果突出。 

7月20日的钦州是个晴天,钦南区龙门港镇的虾农老杨却接连收到两条气象短信:“抢修山塘、水库、虾塘的堤坝和防洪设施,以防范下一轮强降雨的袭击。”老杨知道,可能“有情况”了。当天下午,他立即去检查加固自己的虾塘,并仔细整修了排水沟。三四天后,“韦森特”进入广西,钦州连下了两天暴雨,老杨的虾场安然无恙。

在四面临海的龙门港镇,海虾养殖是当地的农业支柱之一,虾农的收益与天气关系密切。老杨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气象信息十分有用。养殖户们就是按照气象部门的提醒,早早把渔船开进港内避风,并对养殖场进行了加固整修,因此台风带来的大暴雨并未造成太大损失。7月26日下午,虾农们再次收到信息,“韦森特”已离开广西,解除暴雨预警信号,人们才放心地出海。

“以前我们一般是通过电视收看气象信息,可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范围太大,对我们不实用。”老杨说,而气象部门发给他们的气象提醒短信,都是钦州沿海的风雨灾害情况,针对性很强,沿海居民“只要有手机的人,都订制了这个短信服务”。

7月26日上午,在钦州市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的农主任介绍说,对特殊人群发布有针对性的防灾信息,是他们在抗击“韦森特”过程中新创的服务方式,收到提醒的不仅仅是海虾养殖户。每年7月下旬,是钦州早稻的大收割季节。当“韦森特”还处于热带低压的胚胎阶段时,他们就敏锐地意识到,该低压是发展的,并加强其西部的晴空区,因此从7月20~23日,钦州将会有3~4天的晴热高温天气。7月20日上午9时30分,他们及时对辖区农民发布了一条“夏收气象服务”信息:“预计7月20~23日为晴间少云、高温炎热天气,非常有利于成熟早稻的收割曝晒,请农友抓紧进行,优先抢收低洼处早稻,但要防晒防暑。”

“不同的人群对气象信息的敏感度和需求的紧迫性是不同的。”农主任说,比如,海洋捕捞、海上航运、海水养殖对气象灾害最敏感,有车族比无车族更敏感,农民比工人更敏感,交通运输、旅游出行人士比居家人士更敏感。为了将最有用的信息发给最需要的人,钦州市气象局和通讯运营商合作,搭建了专门发布特色气象服务信息的“绿色平台”。

据介绍,“绿色平台”是气象部门提供的免费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除了“绿色通道”提供的常规预警信息外,还新增了暴雨的橙色、黄色预警,雷电预警,高温预警,大风预警。以及在关键的天气节点、农业节点上发布的特色服务“天气快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