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防城港市一小学校长坚持与学生们护理国界碑11年

广西新闻网记者 蒙进煌

“你们护碑能护出什么东西呢?你们要是给学生上好课,我们倒是支持。”2001年,廖远彬刚组织学生开展护碑活动时,遭到一些学生家长的质疑。众多家长觉得,老师带着小学生,把位于中越边境的界碑擦得锃亮,也整不出什么名堂。

然而廖远彬认为,“护碑”不是给国界界碑周围捡拾垃圾、清除杂草、擦拭尘土那么简单。他把护碑活动坚持下来,一“护”就是10多年,一“护”就把活动变成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今年,《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评选“最美乡村教师”,将在全国选出30名乡村教师。广西有哪些“乡村教师”值得推荐?近日,在参加“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中,记者采访了“护碑”校长——廖远彬。

10多年与学生重复“护碑仪式”

“大山绿哩,大江清哩,青山绿水映领巾;哎哩哟哟哎哩,护界碑,爱界碑,风里雨里都不停,不怕苦不怕累,个个都是好队员……”

10多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提着竹桶,敲着竹梆,唱着歌,一路往北仑河走去。

跟在队伍末尾的,是一名大“红领巾”,那就是他们的校长——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校长廖远彬。

滩散小学地处中越边境,北仑河该河段就是边境线。近年来,随着边境旅游的发展,这一带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喜欢和界碑合影。

而这些“护碑”的“小红领巾”同样也是一道风景。“护碑”时,女生到河里提水,冲洗、擦拭界碑,男生则扛红缨枪,站岗守卫。别看这仪式简单,坚持了11年却是非常不易的。

把国界“搬”进学校陈列室

问到“护碑”的初衷,廖远彬告诉记者,那是和孩子们集思广益想出来的好点子。在一次主题班会中,有学生提出:“我们学校地处边界,开展保护边疆的活动,还可以和边防战士们亲密接触呢!”时任学校教导主任的廖远彬,立即组织了第一次“护碑”行动。第二年担任该校校长后,廖远彬便把这项活动坚持了下来。此后,每到重要节假日,就组织一次“护碑”行动。除非有课程或特殊任务,每次“护碑”廖远彬几乎都参加了。

谈及“护碑”的经历,廖远彬讲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关于如何丰富活动内容,廖远彬又与护碑队员们想到一个好点子,即在陈列室里制作一个边境地形的沙盘。可打听得知,做一个那样的沙盘,要花10万元左右。怎么办?

廖远彬又让护碑队员们想法子。有的说用橡皮泥动手做,有的说用沙子做。可没有地形参考图怎么办?到边防战士的营地里,把边防部队做的沙盘拍下来;回来后再发动学生,挑沙、堆土、搭架,忙活了一个学期,终于把沙盘做出来了。前后一算,才花去400多元。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