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桂平讯 桂平市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在全市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组建方式,扩大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对党员人数达到3名以上的非公企业,采取单独组建方式;对党员人数少于3名的非公企业,采取联合组建或挂靠组建的方式,按照“先组建、后完善、再提高”的方法,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对没有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采取依规按程序先行组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通过引导群团组织“推优”,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及时跟进党组织设置创造条件。针对部分非公企业缺少党组织负责人选的问题,采取内部选拔、上级委派等方式,选派政治过硬、熟悉党务工作、综合素质较高的党员,分期分批到非公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党建工作指导员。目前,已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573名;全市25家较具规模的非公企业中单独组建了党组织,91家非公企业按行业相近、地域相连的原则采取联合、挂靠组建的方式组建了党组织。
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考评等工作机制和党群共建联席会议、党群共建联络小组制度,推进非公企业党群组织规范化建设。同时,组织力量,精心编印下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各类规范化资料台账,统一设计制作党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运转规范流程,使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企业员工活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积极开展“‘企业之星’技能比武,创先争优风采展示”、“党员先锋岗”、“党群共建示范岗”、“我为企业作贡献”等主题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爱岗敬业星”、“技术业务星”、“道德风尚星”、“遵纪守法星”、“安全生产星”评选表彰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收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建议620多条,其中150多条被企业主采用;先后安排110个党员与技术骨干结成对子,引导成立党员(团员)技术攻关小组24个,提升了非公企业的竞争力。
创新关爱模式,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健全党员定期接访、员工谈心等关爱帮扶激励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开展追薪维权、心理疏导等系列关爱活动,累计接访和走访慰问党员、员工1830多人次,协调解决劳资纠纷19起,党群组织的亲和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陈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