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看边疆]东兴竹山村:中越边境线上的最美渔村(图)

大清国界碑。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 摄

耕海耙螺。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 摄

零点纪念坛。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金献 伍永志 覃文书

作为沿边公路的零公里起点,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也是中国海陆交汇处,与越南芒街隔江相望。8月24日,“科学发展基层行 沧桑巨变看边疆”采访团一行来到东兴,来到这个面朝大海、长着茂盛竹子和红树林的村落,来到这个被当地网民称为“最美渔村”的竹山村,感受这里的新变化。

沿边公路从这里起点

距离东兴12公里的竹山村,也是广西沿边公路的起点。在北仑河的入海口,记者来到了沿边公路的零点纪念坛,沿边公路的线路就刻在寓意“零点”的圆球上。沿边公路起于东兴市竹山村,终于百色那坡县弄陇村,与云南省富宁县相连,途经与越南接壤的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县(市),全程725公里。2000年8月,广西开始修建沿边公路,2002年10月全线通车。十年间,沿边公路不仅成为广西边境线上的国防路、致富路,还架构了一幅“青山、绿水、山村、人家、界碑”的中越山水长廊。

在零起点纪念坛的附近,矗立着大清国一号界碑。碑石是用坚硬的海石凿成,庄严雄浑的“大清国钦州界”几个大楷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当时竹山属钦州所辖,所以得名“钦州界”。1886年,清政府代表邓承修与法使(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会勘疆界。在会勘谈判期间,法国殖民者想把我国领土白龙、京族三岛等地划归法国。由于邓承修等人的据理力争,历时七月的勘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将起界定在竹山,维护了国家主权。据了解,东兴市内共有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八块,竹山的界碑为第一号。抹去历史的烟云,竹山村古碑、古街、古庙、古教堂、古榕部落的建设已拉开帷幕,这个古老的渔村正展现着现代的风貌。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