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金献 伍永志

广西沿边公路上的防城那良镇高林瑶寨。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摄

2002年修建的高林瑶族新村。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摄
昔日居住在茅草屋里的边境瑶族同胞,如今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楼房,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每户家中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等电器一应俱全,有的家中还拥有了小轿车。8月23日,“科学发展基层行 沧桑巨变看边疆”采访团来到防城港市那良镇高林村时,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瑶寨村庄呈现在记者面前。
高林村是中越边境线上的一个纯瑶族村,居住有大板瑶、细板瑶和花头瑶等三个瑶族支系。全村7个村民小组188户998人,以种植玉桂、八角为支柱产业,面积达到7000多亩。2002年起,通过自己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政府拨一点的方式,36户村民搬进这个沿边公路上的瑶寨新村。
高林村已退休的村支书李茂盛如今在家里开了个农家小超市,超市是免税的,一年可挣到2000元。“以前住的是茅棚草舍,走的是崎岖山路,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李茂盛是如数家珍。
李茂盛告诉记者,沿边公路没修前,村民们出行都靠两条腿,现今有了沿边公路,村里人还买起了面包车或三轮车跑客运,“走路到滩散(注:另一村)需要4个多小时,现在坐车20来分钟就到了。”另一变化则是电力照明取代了先前的蜡烛、煤油灯照明,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器,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已进入瑶民家中。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