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看边疆]互市贸易富裕边民 KTV茶庄开到垌中镇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金献 伍永志  覃文书

边民通过漫水桥将越南海产品运入中国境内。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边民在拉越南海产品入境。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海关对从垌中口岸入境的越南海产品进行检查。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防城港峒中口岸属二级口岸,与越南广宁省横模国家级口岸仅一河之隔。每年从峒中口岸进出口货物源源不断,两国边民从事小额贸易成交额以每年10%递增。8月22日,“科学发展基层行 沧桑巨变看边疆”采访团乘车从防城出发,经沿边公路,穿越十多座山腰,连续上坡下坡,颠簸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中越边境的峒中口岸。

    口岸繁忙 拉货板车排队进出

   早上8时许,记者来到峒中口岸时,就有上百名边民在关口排队等待过关,装满货物的板车、小卡车更是把关口附近的场地停放满了。边民在经过出入境边防检查后,来到越南横模口岸,将各类进口产品卸车,搬运到板车上通过峒中口岸入境。

   在峒中口岸处,记者见到通道处停满了多辆装满货物的板车,部分边民排队向海关报关;站在口岸的联检大楼下,可见一条宽约6米、50多米长的漫水桥,漫水桥的另一端是越南广宁省平辽县横模关口。在漫水桥上,从越南方向拉来的板车排起长队,垒着的纸箱子码得整整齐齐,堆得一人多高,用尼龙绳绑得扎扎实实,边民们踩着近小腿深的水,不顾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腿,弓着背铆足了一股劲,奋力冲上通向关口的斜坡。

   记者在峒中口岸看到,拉板车的除了一些青壮年外,还有许多妇女,据知情人介绍,其中80%都是夫妻档。

    已在峒中口岸拉了十多年板车的张年旺告诉记者,他与妻子两人都在拉板车,从越南所拉来的货物均为海产品居多,每拉一吨可得约60元的收入,视个人体力情况一趟可拉2吨左右,夫妻俩一月单靠拉板车的收入超过5000元。

   “90后”的小郑初中毕业后就在峒中口岸拉板车,从事边民互市贸易。“家人是叫过来体验生活,增加阅历。”小郑说,拉了三、四年的板车后,他对自己的将来已做出规划,“熟悉各方情况后,准备自己开个公司,从事海产品进出口贸易。”

    记者了解到,峒中口岸进口品种主要为海产品、药材和农副土特产;出口主要有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家用电器零配件、小型机械设备、家具、副食品、建筑用材料等。峒中口岸目前开展的贸易形式是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包括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其中边民互市贸易指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者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边民互市贸易的额度也由最初的每人每天1000元增长到1998年的3000元,2008年11月1日之后则提高到8000多元。

   统计资料显示,峒中口岸1989年进出口贸易额为500万元,2011年该口岸边贸成交总额达到6.75亿元。

点击查看专题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