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看边疆] 边境大县靖西:教育拓宽脱贫路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金献 杨郑宝  邓昶 图/文



靖西县第五小学,孩子们纯真的笑容。



校园标准化建设,宽敞明亮的教室,全新的课桌椅。

靖西县第五小学。


   中越边境线上,靖西曾经是“老少边山穷”五个字都摊得上的县区。这里,壮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超过99%;这里,人们通过龙邦口岸与越南开展经贸交流,但也因曾经的边境冲突造成基础设施投资落后;这里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峰密布,公路狭窄,汽车只能绕着大小山峰蜿蜒前进——

   9月5日,广西新闻网“科学发展基层行 沧桑巨变看边疆”采访团一行来到靖西。在这个边境线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级贫困县里,当地营造的教育脱贫、教育强县氛围让人为之振奋:将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教育投入毫不吝啬;在百色县一级率先推行分区招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重奖先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城区分片招生 县五小焕然一新 

   走进靖西县第五小学,刚好是学生的课间时间。孩子们正在操场上游戏,看到记者前来,纷纷聚集到镜头前,用最纯真的笑容接受记者们的拍照。新建的教学楼粉刷一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宽大的蓝球场、操场,以及装饰一新的文化长廊,很难想象这里竟是边境线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城区小学。

   梁安作校长告诉记者,第五小学原来是一个村级小学,只有一幢低矮的教学楼,活动场地不足、教学设备紧缺,学生也不多。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方案公布后,学校的入学人数剧增,去年一年级就增加到4个班,今年增加到6个班。同时,县里对五小加大了投入,新建了教学大楼,还建起了围墙,并征地30亩用作球场,校园校貌焕然一新。梁安作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增加的班数完全是预料之外,开学我们才收到新课桌椅,现在都还在给各班调整中。”

   陆玉杰老师在五小工作了20多年,她告诉记者,县里加大了教师的轮岗力度,去年以来,将县一小、实验小学的25名优秀教师充实到五小。她说,“以前很多家长都不愿意送孩子到我们学校,只有100多个学生,后来增加到600多人,现在增加到1200多人了。” 

    据了解,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进城就读的学生逐年大幅度增加,给靖西县城区教育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在当地家长认可的实验小学、县一小,大班额不断刷新。靖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陆志斌介绍说,“教室里坐满了人,连教室的后门都关不上。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就想,这样的情况连教育安全都达不到,更谈何教育质量!” 2011年7月,靖西在教育布局调整上迈出关键性的一步,下发了关于划区招生的实施方案。陆志斌说,摸底调查,片区划分,当时推进的工作量非常大,阻力也很大,但我们坚持下来了。“这一年来,实施分片区招生,合理分配学生资源,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老百姓还是赞同的。”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