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的百色城。 覃蔚峰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徐顺东
站在百色起义纪念公园俯瞰,绿树掩映中,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在面前。
居于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党委政府的建设蓝图和普通百姓对环境的感知连接在一起,正好篆刻出壮乡红城绿色崛起的印记。10年来,《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获国家批复;10年来,百色作为继桂林、北海之后广西旅游新一级的地位凸显出来。
走进红城看新貌:工业发展正逐步走上绿色循环道路;红色经典与生态养生游相得益彰;农民增收基本来自绿色农业和林下经济。
绿色城市:壮乡红城绿色相伴
9月11日,百色市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十大攻坚战役推进会,创建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而就在今年2月,百色刚刚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02年百色撤地设市,10年的努力,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区绿地率提高到33.56%,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11.53平方米。借“创园”契机,百色市先后新建或改造人民公园和龙景中央公园、右江河滨公园等10多个规模适宜的公园绿地,实施“一路一景工程”,建成以扁桃树为主的新兴路、以芒果树为主的中山路、以垂榕为主的江滨路等特色景观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06%。如今漫步市区街道,可以感受到花成带、绿成片、树成景的优美风景线。
2008年起,百色实施城市建设管理“123工程”(一年新变化、两年中变化、三年大变化),如今的百色,市区新增城市道路9条18.2公里,改扩建4条5.4公里;建成通车大桥共7座;城区面积增加4.76平方公里;市区新区目前报建高层建筑62栋,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50平方公里的新区框架基本形成,一个崭新的新区面貌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与此同时,以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为载体,百色相继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场及旧城改造、道路扩建等市政工程,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划,加大食品、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餐饮单位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城市居民的饮水、行车、餐饮、卫生等安全得到了保障。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