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越是后发展越要讲科学
中华白海豚是“海上大熊猫”,也是钦州的一张亮丽名片,保护好中华白海豚,是钦州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是一个被传为佳话的事实:钦州原来在大风江口规划布局总投资300多亿元的造船厂、发电厂。而大风江口微生物丰富,也是中华白海豚的最佳栖息地,如上马这批项目,中华白海豚可能失去家园。
二选其一,钦州市毅然决定,修改工业发展规划,为白海豚生存空间让路。因此,众多项目被改变选址,部分项目暂缓开发。
“在这件事上,钦州担起了政府责任,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例证。”专门跟踪研究中华白海豚及其生存环境调查的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说,几年来,钦州三娘湾栖息的中华白海豚增加30多头,种群发展到130头到200头。
“越是后发展越要先规划”、“越是后发展越要重生态环保”是后发地区科学发展新理念,钦州市将之贯穿其“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发展战略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发展石化产业,钦州起步较晚。但是,钦州在规划与发展速度的关系上思路十分明晰:宁可慢一步引进项目,也要先规划;宁可牺牲一些利益,也不要损害生态环境。3年前,钦州盘整已投资1亿多元的港区污水处理项目,交由引进的新加坡胜科公司整体接收,以该公司世界顶尖的高浓度化学污水处理技术为石化产业建立生态“屏障”。
这次盘整,钦州市不仅承担原项目投资者的盘整亏缺,同时还要给胜科公司进行项目运作前期政府补贴。但是,钦州市领导认为,现在政府多承担一点,大工业带来的环保风险就会少很多。
造纸业曾是高污染的象征,但广西金桂浆纸业公司自投产以来,以“环保制浆、绿色造纸”为己任,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目前,该企业自行研发的“制浆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等4项成果,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主的环保发明专利已应用于公司的环保处理,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并成为我国造纸行业环保技术研发的样板企业。
“十一五”期间,钦州市万元GDP能耗下降5.88%,2011年再比上年下降2.29%;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7.24万吨、6.08万吨,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