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临港工业喜成“林”——防城港市10年科学发展之路

  大项目,领航工业快步行

  经济学家曾把产业集群比喻成“森林”,关键性企业则是第一粒“树种”,一旦入土,就有可能长出一片“森林”。

  2002年,被当地称为第一粒“树种”的防城港大海粮油公司开始生根发芽。由世界五百强企业——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联合中粮集团共同投资的粮油加工企业竣工投产,当年产值突破30亿元,如今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形成了日榨大豆1.2万吨、日榨菜籽2300吨,拥有铁路专用线1.5公里、18万吨的大豆筒仓、散粮输送及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的大型企业。

  大海粮油的发展壮大,很快孵化出“益海”、“惠禹”“枫叶”等粮油企业,而且在渔 氵万 岛形成了一个集粮油加工、仓储、交易、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粮油生产加工基地,年产值达200多亿元。

  继大海粮油之后,防城港再次栽下核电、钢铁、金川铜镍三粒“树种”。

  2010年7月份开工建设的防城港核电站,带动了当地服务、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总就业岗位12.3万个。到2015年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带动全社会相关行业总产出增长约142亿元。

  今年5月,“钢铁航母”防城港钢铁项目正式宣告起航,一些上下游产业纷纷跟进。总投资78亿元的广西科元新材料项目、投资50亿元海森特重工等大型项目落户企沙工业区。总投资60亿元吉阳控股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近期将签订项目协议书;投资20亿元的防城港金属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当中。

  事实上,就在钢铁项目开工前几年,闻声而至的上下游企业,已经开始了各种布局。中一重工公司,于2009年落户,一年时间建成并投产,如今收获了整个中国西南市场、越南和印度市场,年产值超5亿元。中冶实久、泛亚钢铁等20多家钢铁配套企业已进入投产运营阶段。

  10年间,这个曾经荒芜的盐酸地,形成了粮油加工、冶金、石化、能源、建材、电子、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等大工业体系,防城港大工业的格局已经铺就。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