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赶超跨越不等闲——记北海市10年科学发展之路

  基础设施提速

  后发优势蓄势待发

  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后,作为三大重点临海工业区之一的铁山港工业区应时而生。然而相比其他工业区如火如荼地开发建设,一批列入规划之中的重大产业迟迟未能布局其中。

  “没有港口,再好的投资环境也是纸上谈兵!”北海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韦宏谈及当年说道。

  2009年北海转危为机,抓住国外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加大投资的机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开工建设的广西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区正式开港,实现由储备大港进入实质性开发利用转变;中电北海产业园实现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招商、当年投产、当年开园,初步形成集整机、存储、关键零部件、软件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

  盘点北海近年发展,人们不禁惊奇:无论外部形势如何严峻,北海却一刻未降低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2011年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今年上半年又完成401.8亿元,保持了22.4%的增幅。三年,共计1800多亿元的大规模投资积聚的效能,正在逐步释放,北海的后发优势正蓄势待发。

  铁山港正式开港后,毗邻的铁山港工业区短短的两年内便实现重大产业突破。石化、临港新材料、粮油加工等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作为广西三大临港工业区之一的北海铁山港工业区阔步迈进“黄金产出期”,工业总产值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高位快速增长。随着铁山港向亿吨大港迈进,北海临港产业跨越发展图景愈发清晰。

  而瞄准完善大西南最便捷出海口目标,北海市已启动投资近160亿元的交通建设大会战,计划用3年时间,提高北海联系北部湾经济区综合运输通道的通达深度和通道运输能力,建成北海到钦州、灵山、浦北、博白1小时交通圈,到南宁、防城港、玉林、湛江2小时交通圈,逐步建成铁路、公路、海港、空港“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目前,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到2012年,从北海至南宁将由现在的3小时缩短为52分钟。而航空市场方面,北海市开出的近亿元培育航空市场专项资金已见成效,至今已开通13个城市的13条航线。2011年,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37%,刷新历史纪录。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