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各地学习十八大精神

    11月11日,忻城县城关镇上塘村举行“欢庆十八大暨首届盘古文化山歌擂台赛”。当地山歌王、歌师和山歌好手轮番登台,宣唱党的十八大精神,吸引了附近上千名群众观看。 樊绍光 黄小平/摄

    11月12日,大新县党员干部到崇靖高速公路三分部项目建设工地(那岭段)开展十八大精神送学活动,跟高速公路建设者们共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黄伟林/摄

    11月12日,在灵川县潭下镇,当地干部正在为果农解说党的十八大报告。连日来,该县党员干部下到田间地头,向群众讲解十八大报告精神。王宇超/摄

    连日来,上思县各级各部门纷纷组织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师生,通过自学、集中专题学习等形式,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梁富盈 黄豪杰/摄

—————————————————————————————————

钦州农民吐心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更足了

广西新闻网记者 张冠年

连日来,十八大报告在钦州市农村大地产生巨大反响,广大农民群众欢欣鼓舞。

钦南区康熙岭镇高沙村是温家宝同志到访过的村子。2008年10月5日,温家宝同志走进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来到农户家里调查研究的情景,村民们仍历历在目。

村民洪家石说,高沙村曾经是个贫穷偏僻的村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村里搞起了现代化农业,大力发展园林花草、反季节蔬菜等项目,并鼓励村民利用当地近海资源优势,发展鱼虾、龟鳖等特色养殖,使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新路子。如今,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容村貌变化翻天覆地,家家户户都住上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村里建起许多文化娱乐设施,铺上水泥路,不少村民还买了小轿车。

“村里的变化,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洪家石说,学习了十八大报告,村里群众备受鼓舞。“报告提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更高了,我们农民看到了新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更足了!”

灵山县武利镇后背村是当地整村推进的扶贫村。近年来,村里修通平坦宽敞的村级水泥道路、建设村级文体服务中心、修建新的小学教学楼、开展一系列实用技术培训……“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我们贫困地区的发展步子肯定更快了!”该村村支书吴景卫说。

    11月9日,蒙山县新圩镇壮村干部群众和瑶族同胞一起认真阅读报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江永录/摄

—————————————————————————————————

自治区外办: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姜木兰)11月8日上午,自治区外办机关党委、团支部组织全体党团员干部收看十八大开幕盛况,并举办了以“情系外事献青春 心向祖国铭党恩”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机关青年干部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围绕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联系各自工作、生活实际,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对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悦情怀,畅谈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了历年来全区外事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地方外事工作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地方外事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奋发有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坚决执行党的对外方针政策,着力提升全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推进外事工作的科学发展,努力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台办:努力开创对台工作新局面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覃柳丹)连日来,自治区台办积极组织领导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深刻领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对台工作。

  大家认为,当前两岸关系正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广西对台工作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十八大为广西扎实做好对台工作、深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大家表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始终坚持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这条主线;用十八大精神审视全区对台工作,把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全区对台工作的新活力,转化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要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总结今年工作和谋划今后工作结合起来,用于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实践。同时,将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全区对台工作干事创业的激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动力,积极进取,努力推动桂台交流合作取得更扎实进展、更丰硕成果。

—————————————————————————————————

    连日来,田林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屯入户,组织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图为该县潞城瑶族乡八洞村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情景。卢安平 林国锋/摄

    11月9日,贵港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港北区大圩镇东塘村,面对面向村干部宣传党的十八大报告,帮助农村基层村干部及时深入理解十八大精神。闭达星/摄

三江:让十八大精神家喻户晓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 贤 通讯员 吴永华 杨浩丹

  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精确及时地传进千寨万屯?连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以三维立体“侗族化”形式,全面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宣传方式“侗化”。利用全县120多座风雨桥、200多座鼓楼、700多个戏台、500多个“多耶”广场等聚集人气的民族文化阵地为宣传平台,千个党组织组织开展“百家宴”、“多耶”、“侗戏”等民俗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万名党员主动担任侗语、苗语、瑶语宣传员和讲解员,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学校、企业等地进行宣讲,使十八大精神家喻户晓。

  学习方式“侗化”。把侗族特色文化与现代多媒体结合,在县电视台开播“十八大直通车”栏目,用侗语讲解十八大报告精神;开展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侗族“多耶”汇演大赛,并把获得特等奖的3首“十八大耶歌”作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手机铃声,各机关党组织还开展“讲解课堂”、“动感党课”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确保学习覆盖面达100%。

  贯彻落实方式“侗化”。为确保贯彻落实工作落到实处,该县着眼县情,要求万名党员提出万条推进“科学发展新三江”的建议,把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与促进当地民族风情旅游、发展“两茶一竹”等特色产业、打造和谐边界县、建设生态文明新侗乡、推进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品牌化等相结合,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

大新:“富民夜校”成学习十八大精神新平台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 贤 通讯员 冯炳武

  眼下正是农忙收割时节,许多农民群众因白天抢收稻谷,错过了收听收看十八大开幕盛况和相关报道节目。如何及时把十八大精神传达给群众,让广大农村群众“学习和务工”两不误?连日来,大新县党委及时动员各级党组织,通过“富民夜校”开设“十八大精神大讲堂”,使“富民夜校”不仅成为群众学习获取更多种养知识、致富信息的新途径,还成为了群众学习热议十八大精神的新平台,为学习十八大精神营造良好氛围。

  “十八大开幕的当晚,我们村就开了‘十八大精神大讲堂’第一堂课。”谨汤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陆忠喜告诉记者,谨汤村是贫困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是关于他们利益的问题。所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关于农村、农民方面的方针政策。“事关切身利益,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当晚来‘富民夜校’学习的群众达到300多人。其中有70多岁的老人,还有几岁的小朋友。”陆忠喜说。

  明仕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事业越来越红火,许多群众从中受益。听说“富民夜校”开设十八大课堂,还有讲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并讨论明仕村如何做大做强生态旅游,许多村民纷纷前往听课。“我们明仕村的旅游业做得不错,但目前还需要解决景区中土特产、工艺品及农产品等旅游产品的销售管理问题。”年轻的“驻村特派员”古朝伟说。明仕村委委员、弄朋屯开办首家农家乐主人梁丽萍接过话茬:“我们明仕村除了要想方设法努力打造旅游品牌外,更要注意在加快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伴随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美丽中国’的题中之意。” 

  据悉,截至目前,大新县共有37个村通过“富民夜校”集体学习十八大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