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2012年广西(梧州)粤剧节侧记:粤曲声声传雅韵

广西新闻网记者 赵娟

  八桂传雅韵,梧州聚知音。11月12日至15日,2012年广西(梧州)粤剧节在粤剧重镇梧州市举行,来自广西、广东、澳门三地的18支演出队共500多名演员同台演出、同场献艺,为广大粤剧发烧友精心送出连场“粤剧盛宴”。

  壹 名伶荟萃 票友云集 专业草根同唱大戏

  本届粤剧节,旨在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动粤剧艺术的交流、传承与发展。粤剧节期间,梧州城名伶荟萃,票友云集,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气息。一台台精美的优秀剧目,一场场精彩的折子戏表演赛、粤曲大赛,让梧州的粤剧迷们过足了戏瘾。

  11月12日晚的粤剧节开幕式上,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惊艳亮相,用其独树一帜的“红腔”献唱经典代表作《荔枝颂》。“说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早替荔枝写颂词,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红线女清丽、悠扬的唱腔,赢得观众如潮的掌声和喝彩声,为粤剧节亮丽开场。

  4台不同风格的优秀剧目展演,成为粤剧节吸引观众的重头戏。梧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新编历史粤剧《大明长城》,演绎了明朝末年一段风云诡谲的历史,塑造了袁崇焕的光辉形象。广东省粤剧院青年团演出的现代粤剧《青春作伴》,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村官曲折的情感和工作经历,全剧融入大量青春元素,更糅合了歌舞剧、话剧的特点和手法,令观众耳目一新。澳门龙腾粤剧团演出的传统粤剧《紫钗记》,角色唱腔华美,服饰艳丽,尽显传统粤剧的美学意境。南宁市戏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粤剧《海棠亭》,以北宋大词人秦观贬为南宁横州编管期间,传道授业、兴办教育的史实为依据,塑造了一个落难不落志,像海棠花一样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根开花的词人形象。饰演秦观的演员黄俊成是“广西粤剧第一小生”,其形貌唱做俱佳,在细腻传神的表演中将角色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一些观众激动地来到后台,围住黄俊成合影留念,久久不愿离去。

  粤剧节另一大亮点是3场折子戏表演赛和3场粤曲大赛。比赛分专业组和业余组进行,采取现场打分制,体现出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来自全区的12个专业、业余代表队共演出了22个折子戏、63首粤曲,评选出9个金奖、13个银奖、20个铜奖。值得一提的是,业余演员在参赛节目和参赛人数上都多于专业演员,体现出较高的群众参与性。评委之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梁素梅表示:“粤剧在广西有广泛群众基础,赛事涌现出一批粤剧新秀,令人欣慰,但同时,这些青年演员还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贰 惠民办节 免费看戏 广大群众过足戏瘾

  梧州是广西的粤剧重镇,拥有大批粤剧发烧友。为了让群众开心看大戏,粤剧节所有演出、比赛均免费向老百姓敞开大门,粤曲大赛干脆拉到市政广场小舞台去进行,用梧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潘康进的话说,就是“办一届惠民的粤剧节”。为了营造良好氛围,粤剧节期间,梧州市还组织了10支粤剧小分队,分赴梧州各地开展粤剧巡演活动,免费为当地群众进行粤剧演出。

  记者连日采访发现,无论是优秀剧目展演,还是折子戏表演赛,观众均场场爆满。观众不仅看热闹,还看得懂门道,每逢台上演员有精彩演出,台下就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60多岁的粤剧迷关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和身边的老姐妹都是粤剧迷,不仅爱看戏,还喜欢唱戏,“几个老姐妹几天来连续赶场,10场演出一场都没落下,看得很过瘾。这次粤剧节的演出都很好看,演员的服装、身段、念白都很好”。

  在晚上进行的几场剧目展演、粤曲比赛中,记者注意到观众中不仅有中老年人,年轻观众也为数不少。《海棠亭》展演时,记者发现前排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始终安安静静地认真观看。演出结束后,记者与其母亲何女士交谈,何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个粤剧发烧友,在自己的耳濡目染下,她的儿子也爱上了粤剧,“粤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下一代好好传承下去”。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