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孙妮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得到消息,教育部组织的第二批全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评选名单于近日揭晓,在这个含金量极高的评比中,桂林理工大学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典型案例解析》课程作为广西高校首个入选课程,在全国受众面前亮相。
入选“公开课”门槛高
听清华大学名师讲《中国国情与发展》,和复旦大学教授探讨《人类与核科技发展》,或者跟随中山大学的博导一起走进《数字城市》的世界……坐在家里,甚至是拿起手机,就可以和名校名师一起走近学术和科技前沿——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实施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将这些公开课放到网上(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教育),让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免费观看。2011年,在工程建设的第一年,全国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30多所985高校的少数课程入选首批视频名单;2012年,教育部将评选范围扩大,让全国的211高校和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也有“入场券”,建设共350门精品课程。
作为彰显中国大学教学和科研实力的一个渠道,视频公开课“入场券”并不好拿。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而这门课的建设也要相对成熟,且受学生欢迎。教育部门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简单来说,老师必须是省(区)级名师,课程至少也要在省(区)一级的大学课程建设中获奖。
“打特色牌”脱颖而出
2012年,广西有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6门课程参与竞争。教育部近日下发的相关文件显示,本批次全国共有62门课程入选。到目前为止,桂林理工大学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典型案例解析》课程已代表广西在全国受众面前首次亮相。
记者从教育部公布的入选名单中看到,这62门课程中,有55门为985或211高校选送,能作为“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的,也只有桂林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少数的几所。据介绍,该工程课程建设的审批还在进行中,之后还可能有其他本土高校入选。
在众多强手之中,作为一所非985或211的区内普通高校,桂林理工大学的这门课程为何能够入围?自治区教育厅一人士称,“要不就是你有别人没有,要不就是别人有的你优”。环境保护是当下的热点领域,全国很多高校都开了课程,这门课能脱颖而出,至少说明它代表了领域的前沿或是高度,在将来若干年内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记者在中国大学公开课的合作网站——“爱课程”上看到了这门课的视频,课程分为8讲,每讲大约40分钟。课程中历数了最近一两年内全国各地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并以此为切口,讲述水污染防治的最新技术。虽然是工程类的专业课,但文科背景的受众,也能听个大概。
桂林理工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实上,这门课本身就是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该校党委书记张学洪,他是我区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另一名主讲教师是该校环工学院院长王敦球,在入围之前,两位老师的课就经常“人满为患”。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