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春节的脚步近了 旅客回家心切行囊里装着浓浓的情

1月31日,在北海打工的湖南人桂许友和老乡带回家的特别行李是猪油。记者 张孟君摄

1月31日,在南宁火车站第四候车室内,小张正一边候车,一边给男友织着毛衣。记者 张孟君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记者张孟君)春节的脚步更近了,回家更心切了。你的包里装着什么回家?那些扛着大包小包回家的旅客,他们的行囊中又有怎样的故事?1月31日,记者的镜头在南宁火车站捕捉到一些“有故事”的行李,它们“述说”着各自主人不一样的春运回家故事。

  带壶广西猪油回湖南

  人物:在北海铁路工地打工的桂许友和他的老乡

  特别行李:油壶

  关键词:节俭

  31日上午11时多,火车站广场上,60岁的湖南祁阳人桂许友独自看守着一堆行李,等着老乡给他带午餐来。“我们在北海南康镇修铁路,15个人同一趟车回去,车票是老伴在网上帮订的,提前20天就订好了,都有座位。”

  不一会儿,有几个老乡先回来了。老乡朱仁民拎着几个粽子和几杯豆浆,分给桂许友一杯豆浆。“中午就喝杯豆浆啊?”记者问道。朱仁民笑着抢答道:“要回家了高兴呗,昨晚上大家喝酒了,他喝多了,现在没胃口。”这群老乡中多数都是正月十六从家里出来的,整整一年没回家了。他们在铁路工地负责路肩、护栏、水沟等的施工,工资按月算,4000元/月,每天上班8小时,加班按15元/小时。15个人中,数邓忠良夫妇最年轻,不到30岁,其余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年龄了,年龄最大的是62岁的桂许昌。

  他们的行李堆放在一起,有编织袋、大帆布袋,塑料桶等,还有数根颜色新鲜的竹扁担。“礼物?没什么礼物。都是些衣服、做工的工具什么的。”桂许友想了想,指了指旁边的一个白色大塑料壶,说那是猪油。“我们老家吃猪油,我们做重活的人爱吃这个油,比较香,吃了干活有力气。”他和七八个老乡都带了猪油回去,是买了板油回工地炼的。“我们老家板油要24元/公斤,这边人兴吃花生油,不吃这个,才10元/公斤,便宜一半还不止。从这边带回去,能省点是点嘛!”年轻力壮的邓忠良带得最多,足有三四十公斤猪油,加上在工地熏好的猪内脏,他那一担超过50公斤。

  闲聊中,记者得知,他们中不少人子女“混得不错”:桂许昌的儿子在长沙有好几套房子,每年都把老两口接到长沙过年;朱仁民的儿子在西双版纳开公司的,收入挺不错……问他们为什么不享清福,还要辛苦出来做工,他们说习惯了,身体好出来做做事没关系。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