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杨春欢 曾令瑶 记者 王文英
张新华,51岁,柳州火车站上水工,从事上水工作20多年。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付成摄
每当有火车鸣笛进站,几名身着黄色工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就会站在股道边准备就位。列车一靠站,他们便立即分头行动,每人负责几个车厢,将股道旁的上水管插到车厢上水口“喂”列车喝水。寒来暑往,他们在股道间“迎来送往”,为旅途中的乘客提供充足的水源。
2月4日12时30分,作为一名在柳州站当了20多年上水工的张新华像往年一样,再次走上了春运的战场。
张新华便站在一、二股道间,列车刚刚停稳,他就拿起上水管,快速跑上前。只见他掀开注水盖,迅速将上水管对准注水口,双手握紧管头,使出全身力气把水管放入注水口,动作娴熟地用扳手拧开上水阀。
几秒钟后,水管“砰”得一声掉了下来,冰冷的水溅了他一身。“天气太冷了,水管被冻得太僵硬了,没有什么粘性,水压一大就容易脱落。”张新华说,这样的“意外情况”每天都要发生好几次。他完成一节车厢后,飞速地又跑向下一节车厢。然后重复同样的动作,两节、三节、四节,一连完成四节车厢上水工作。大约三四分钟,水就注满了。溢出来的水时常会溅湿衣服,灌进鞋子,张新华毫不在意,也没有时间在意。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