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旭东 通讯员 李燕玲 姚森友
冬阳煦暖,田野里一片葱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香。田间地头,村边路旁,村民们拔葱择叶,洗泥加冰打包,然后装车发货,一派繁忙。
2月7日,虽临近年关,但记者走进柳江县三都镇里贡村香葱示范基地,所见所闻,却感受不到冬闲的恬静;村里村外,劳作的身影仍忙似春耕。
村口榕树下,一群花甲老人坐成一排,正有说有笑地选剥枯黄的葱叶。“我们要是歇一天,上海人的年夜饭可能就会少点味道了!”
76岁的韦初轩老汉爽朗地告诉记者:“剥一捆葱6块钱,我每天坐在家门口动动手,几十块烟酒钱就进口袋了,不用给娃仔添负担。”
崭新的轿车,雅致的布艺沙发,洁白的粉墙,来到村民韦初红两层半近300平方米的“香葱楼”,这普通农户的家境让人惊叹。韦初红是村里种葱的好手,7亩葱田一年三茬,有10多万元收成。这位朴实汉子搓着粗手谦和地说:“我这点家底在村里只不过算中等水平!”
里贡村种植香葱的历史已有30多年,如今7个自然屯共700多户,除了五保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葱。该村农民经纪人韦初永说,2010年,以里贡为中心的三都镇香葱基地,被列为上海世博会期间广西供沪5个蔬菜基地之一,从此,这里的香葱飘香四海。
近年来,该村引进优良新品种,安装自动喷灌设施,成立种植技术协会,邀请区市县各级专家到村培训,推广栽培新技术。镇政府在里贡村口建起了香葱交易市场,四面八方的客商接踵而来,高峰期日销量达350吨。2012年,三都镇香葱复种总面积达2.6万亩,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元,每亩纯收入达两万元。
2012年底,镇里招商引资引进一个湖南老板,准备投资600多万元,在村里建一个蔬菜加工厂,把香葱精心包装打响品牌,拓宽全国市场,“到那时候,我们三都的香葱就更有味道啦。”村支书韦树校踌躇满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