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女士在广西大学义务捡垃圾 盼望能传递正能量(图)

有人还在丢,有人表谢意

三人的行为,时常有人不理解。“这些垃圾多脏啊,捡来能卖多少钱!”一个老师模样的人看到她们用手捡垃圾时,不住地摇头。可威廉姆森太太并不在意,“手脏不怕,只要我们心里不脏就行了。”

“我们认得她。她们天天都来捡垃圾,真的应该感谢她们。”2月18日早上,几位正在东校园清扫路面垃圾的环卫工告诉记者。面对几人的行为,更多目睹的人,投来的是赞许和钦佩的目光,还有人为她们“打抱不平”。一位常来锻炼的老太太说,有几次,就在三人捡垃圾时,仍有人随意丢弃垃圾,这让她很生气,“别人在这边捡,你在那边丢,我实在忍不住,就走过去教育他们。”

威廉姆森太太说,面对随意丢垃圾的人,有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刚丢掉时,马上上前把垃圾捡起来。“但我们从来不那样做,那会让别人感到尴尬。”她说,之所以挑每天早上来捡垃圾,就是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

最让威廉姆森太太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一个月多的以身作则,她感觉操场上的垃圾少了一些,“经常有跑步的人主动来感谢我们。可能有些人看到我们这样做,也就不再随手丢垃圾了。”当天上午,几位在篮球场锻炼的学生向记者表示,以前他们也曾在操场上丢过早餐包装袋等垃圾,“看到人家这样做,就再也不好意思丢了,也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羞愧。”

“望举手之劳能与大家共勉”

威廉姆森太太也通过捡垃圾的方式对女儿进行教育。随着在国外生活时间的增多,她越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很珍贵,“在国外,高端的人都在研习中国的传统著作。而在国内,传统文化则出现了断层,以致一些国人越来越浮躁,变得功利而没有规矩。”

小鸿吉今年8岁,还没有上学,在妈妈的指导下,她已经读了诸子百家不少著作。威廉姆森太太教育她,要她做一个有规矩有教养的人。小鸿吉手里提着垃圾袋,拉着记者,要给记者背诗、唱歌。她先是背了一段《孝经》和《弟子规》,又手舞足蹈地背了《鹅》和《登鹳雀楼》两首诗。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锻炼,“让她干活,她才能感觉到生活的不容易。”一开始,小鸿吉并不太愿意用手触碰肮脏的垃圾,有时候累了也会偷懒,但威廉姆森太太告诉她,“大地就是母亲,捡垃圾就是给母亲洗手和洗脚。如果你只洗手不洗脚,她就会伤心,她伤心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在这里居住了。”小鸿吉也真心地接受了捡垃圾这件事,“每天晚上,她都会说第二天要去捡垃圾。”

采访结束时,威廉姆森太太说,本来只是想跟记者聊聊天,并不愿上报纸。但转念一想,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因此而有所改变,她也会很欣慰,“我们智慧的祖先用弃恶扬善、以德化人、凡事反求诸己的态度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了下来,希望我们的举手之劳能与大家共勉。”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