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钟革正在工作中。

图为钟革正在工作中。

钟革同志1997年毕业后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免疫规划工作,至今在这领域工作将近15年。在工作期间,他立足广西,扎根基层,从最基本工作做起,充分发挥专业专长,为广西的广大儿童健康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保驾护航,为广西免疫规划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绩显著。
当好儿童健康的守护者
他以“预防接种,保护健康”为神圣职责。为保护广大适龄儿童免遭传染病危害,参加工作以来,钟革同志每年积极组织实施全区免疫规划,在2002年以前为适龄儿童提供5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2003年以后为适龄儿童增加乙肝疫苗接种,2008年组织全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种类由6种增加到14种,预防的疾病由7种增加到15种。
近10年来,组织全区各地系统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及时为适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累计为广西750万名适龄儿童接种疫苗1.3亿剂次,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提高了广西适龄儿童抵御疾病的能力,为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成为积极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急先锋
钟革同志时刻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参加和处置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累计参与应对处置抗洪救灾、抗震救灾、预防接种突发事件、传染病暴发疫情等突发事件100余起。其中参加2003年处置非典疫情、2008年赴四川省江油市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参加灾区传染病监测、免疫规划应急接种评估、环境消毒与监测等工作、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宣传与培训等工作,并协助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江油抗震救灾组完成了江油市灾后应急接种报告,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先后妥善处置我区3起重大的卡介苗误种事件、52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起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病例、38起麻疹、甲流等传染病暴发疫情、2起免疫规划针对疾病漏报疫情的调查处理等。
成为业务技术的带头人
钟革同志先后参与卫Ⅶ项目、GAVI项目、全国全人群乙肝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儿童基金会加强常规免疫项目、中央转移支付经费管理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有2个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全力以赴做好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累计组织举办各类业务技术培训班86期,培训基层人员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
成为管理工作的创新者
广西免疫规划工作在90年代末曾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为遏制滑坡态势,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促进工作健康持续发展,钟革同志2002年创新并实施免疫规划黄牌警告制度,对工作落后县进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通过黄牌警告制度,全面提升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使我区疾病控制体系尤其是免疫规划队伍和保障措施得到加强,从根本上扭转广西免疫规划滑坡势头,并迅速走在全国前列。广西免疫规划黄牌警告机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的肯定和推广,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成为广西疾控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当好新医改工作的执行者
2009年国家将15岁以下儿童补种医改疫苗纳入医改工作目标,钟革同志负责制定了广西实施方案,组织各地及时开展补种。自2009年医改实施以来,为390.8万名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程序的15岁以下儿童补种620万剂次。
做好传染病防控的组织者
在工作中,钟革同志具体负责制定各种防控措施,组织各地通过常规预防接种、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监测预测等综合措施,使我区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大幅度下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实施免疫规划前下降了95%以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2000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目标,并连续19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二是较全国提前2年达到了消除麻疹的指标,发病率连续3年控制在1/100万,防控效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三是其它疾病控制在较低水平,连续9年无白喉例,病例报告;百日咳、乙脑、流脑等疾病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累计减少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1329万例、死亡156.36万例和残疾4.36万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做爱国爱党的拥护者
钟革同志在政治上积极上进,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上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本职工作上尽心尽力,为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
钟革同志先后荣获全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卫生厅抗击非典标兵、自治区卫生厅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个人、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自治区卫生厅2009-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各项科研奖项9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