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泳杏虽然是老板,但也投身到种植大军里,为她的山坡出一份力。广西新闻网 黄珊摄
黎泳杏虽然是老板,但也投身到种植大军里,为她的山坡出一份力。广西新闻网 黄珊摄
编者按: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自治区的要求,结合“走转改”,广西新闻网策划并开展“科学发展基层行 美丽中国看广西”专题采访活动。4月下旬,广西新闻网记者继续奔赴梧州,对岑溪市、藤县、苍梧县及梧州市区等地的基层一线进行采访报道。
留着干练的寸头、一身被晒得发红的皮肤、看着颇为健硕的身板、扯着老远都能听到的大嗓门,藤县人们口中的“造林大户”黎泳杏就这样走进记者的视线中。
4月25日,广西新闻网“科学发展基层行 美丽中国看广西”采访小分队深入梧州藤县藤州镇三坡村的软枝油茶种植基地,实地采访了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女强人。
“笨”女人有大梦想 赌上家产追寻致富之路
“以前我是跑木材生意的,在云南、贵州的大石山里,看到那些村民任何一个种植植物的机会都不放过,哪怕是一颗玉米粒都要种下去。”黎泳杏颇为感触地说道,“想起家乡那些连片的山都是荒的,大片大片肥沃的地都浪费掉了,可惜!”
“我就是笨!觉得地都浪费了就只想到自己来干!人家石头地都能搞种植,我们的地那么肥一定能致富!”黎泳杏说。2004年,恰逢国家号召种养,黎咏杏毅然决然地把做生意多年的积攒全投入到了短期看不到回报的种林项目当中。
资金不足,她便说服家人,把自家的楼房抵押后换来资金投入。“现在想想都慌,一个人搞了1万多亩地来种马尾松。”回想当初的决定,黎泳杏仍心有余悸,“钱不够,就劝妹妹把房子也抵押了,总共投进去了100多万。”
“人家都说我笨,有那么多钱收利息都够了,干嘛全都拿去投这个看不到回报的东西,想想都挺对不起孩子的。”因全家合力搞种植,无钱供孩子读书,当年,黎泳杏尚读高中的儿子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但全家的理解及支持,让黎泳杏的信念更坚定了。“虽然很苦,但我相信一定看得到希望的!”黎泳杏说。
泳杏合作社蓬勃发展 科学种植创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灭荒造林,带领村民发展林业经济,2010年,黎泳杏成立了藤县泳杏种松专业合作社。经3年发展,社员从最初的16人壮大到了80多人,所种植品种也更多样化。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密切合作,农户出地,合作社负责育苗及技术指导,树苗成熟后向农户以市场价格收购,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农户的造林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在黎泳杏的带动下,至今藤县周边7个乡镇累计造林达3万多亩。
“林业站一直给我们指导,现在我们也越来越科学化了。我们几个品种配合来种,效果更好。”黎泳杏告诉记者,由于油茶经济效益好,而三坡村“林地广、连片大”适宜大面积种植,计划在三坡村种植3000亩油茶。在种植油茶的同时还种植木薯,由于木薯生长期较油茶短,收获时更是给油茶起到了翻土填肥的效果,“以短养长”经济结构更为合理。
泳杏开出致富路 老板农民一家人
泳杏种松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不光实现着黎泳杏的梦想,更是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我们农闲时每天来帮干活,一天都能赚到100元,光是我们村都来了18个人,平均一个月下来我们都能赚到差不多2000元。”在基地的荒山上帮忙种植的村民陆世榉说,“他们(合作社)培训我们怎么挖坑,下多少肥,我们就来帮忙,黎姐对我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和我们一起干,天热给我们送水,还开车接我们来干活。”
这时,山下传来了黎泳杏洪亮的声音,“阿凤,木薯种到哪里了,小心别踩死了。阿伯,不要种那么密,松点!”黎泳杏笑言,“我就是闲不住,每次都和他们一起干活才开心。”她说,“天天爬坡身体健康了,人也感觉年轻了。”
对于未来,黎泳杏满怀信心的说,“04年种的马尾松现在长到了10公分(直径),再过两年就可以产出了,希望就在眼前,我一定会成功的!”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