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只用30年 “运输大队长”如何走上胡润“百富榜”

  广西新闻网记者李兵

  核心提示

  他凭借自己的敏锐视野及辛勤劳动白手起家,艰苦创业30年,打造出一个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均逾百亿的正菱集团。在2009年,他就荣登胡润百富榜,为柳州唯一登上该榜之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与创业史,就是一本微缩的中国民营经济30年的发展史。

  柳州正菱集团董事局主席廖荣纳最近的行程很忙。5月8日,在荣昌宾馆正菱集团总部的办公室,廖荣纳正接受众多媒体采访,而这一当口,正有来自波兰的一个重要合同要签订。事实上,记者为了这次短暂的采访,在一个月前就预约了。

  如今,正菱集团已经是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均逾百亿的广西民营企业巨擘,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三年被评为广西100强企业,集团27家企业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虽然正菱集团的接班人已逐渐成长起来,不过如何顺利交接班并让正菱有序发展,仍是廖荣纳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事情仍少不了他去亲力亲为。

  白手起家

  眼下,人们无不对廖荣纳搭建起的巨大的财富帝国啧啧称奇,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当初是白手起家的。

  30余年前,当那位从四川广安走出去的银发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时候,廖荣纳高中毕业了;当这位老人的“白猫黑猫”论激发了全民的创造潜能时,20出头的廖荣纳响应“以副业养农业”的号召,在自己的生产大队拉开了创业序幕。

  “从农副产品深加工到花生榨油,从做豆腐到生产陶瓷,开始什么都干。那是一个拦河造田的年代,梦想没有那么大,有饭吃有房住有事干就不错了,能够带领一批人出来就业,能从农村走到城市就是最大的梦想。”回忆那个年代,廖荣纳心情依然激动。

  改革开放之初,从北京的“大碗茶”、浙江的“货郎担”,到大江南北的“小卖部”,我国以个体户为雏形的民营经济蹒跚起步。廖荣纳当年创业梦想的开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开始。

  也正是有着这样的梦想,不久廖荣纳又带领家乡一群有思想的青年跑汽车运输。从那时开始,廖荣纳不仅成了改革开放之初贺州一带最早的万元户之一,所在的乡镇企业也是第一批买车。

  1979年开始,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奋斗,他们的运输队货车从几辆迅速发展到数十辆。随着车队的汽车零部件越用越多,慢慢堆成仓库,加上运输队全国各地奔跑,廖荣纳迅速与无锡、上海等地的汽配厂商交上了朋友。于是廖荣纳开始设立门市部,开始承接汽车配件的仓储和销售,正菱由此萌芽。

  廖荣纳平时话不太多,但思维特别活跃,所做的事情经常出乎人们的意料。正当汽车运输队发展迅猛时,廖荣纳又有了惊人之举,即走出贺州。上世纪80年代初,廖荣纳从贫瘠的贺州客家山村走向广西工业基地柳州寻求发展,1982年成立第一家子公司柳州市柳南区汽车配件公司,那年他26岁。

  “桂林是旅游城市,南宁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柳州是广西的工业城市,当时我就认定了柳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廖荣纳的人生又走上了一个新起点。在随后短短几年,廖荣纳凭一双大手,从一个小小的贺州山村货运车队队长,打拼成广西工业重镇柳州汽配行业的老板。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