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同体。市场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就要消除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市场障碍,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形成统一、规范、开放、有序的区域大市场。北部湾经济区各市要协同制定市场规则,积极探索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信用机制、契约机制、违约惩罚机制,规范经济主体交易行为;建立区域协调性竞争规则,约束政府行政垄断行为;重点联手培育和发展资本、物流、技术、人才、产权、土地、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经济区各城市生产要素、生活要素乃至管理要素等各种发展要素配置上的全面协作。
环境同治。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应以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走“环境同治”之路。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空气污染防治、生态林业建设等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与同治化政策体系,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整体对接;探索建立地区间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区域间排污权交易试点,提高区域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建立同城区域环境监管机制和环境危机预警与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项目转移环境信息通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保护和发展。
服务同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科技、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整合科技资源,联合开展自主创新综合实验,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合作,推进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支持中小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地区设立教学及科研机构;加快推进养老、失业保险政策对接,积极探索养老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和劳动就业服务管理资源库,推动就业服务对接,促进劳动力规范有序合理流动。
制度同建。建立完善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市长联席会议及相关工作协调机制和城市管理跨区域联动机制,探索联合设立交界地区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可通过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基金”和开展“北部湾经济区讲坛”等平台,充分引导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支持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联盟,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之间由单一低级的城际协作走向城市间整体运行的全方位高级城际协作。
(陈禹静 作者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上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