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政府,『大』社会
香港的政府很小。本报记者落脚的中环和港岛一带,香港的政府机构大都集中在这里,内地那种“政府大楼、机关大院、高墙大门、显赫招牌、双狮把门”的情形在这里见不到。
但香港的政府又很大。皇后大道东上人如潮涌,深圳乃至广东居民时常过关“打酱油”,内地不少居民更是到这儿扫货,皆因香港法治严明,监管到位,政府高效运转,保证了市场供应的“平靓正”。
桂港合作,合作的不仅仅是工商业界等“看得见的经济”,更要有政府管理、社会运行等一系列的范畴,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合作。此次广西代表团访港,与以往不同、更引人关注的,是多了一场与香港专业联盟的对接座谈会,从而让人对未来的桂港合作有了更乐观的期待。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要协调统筹的事情很多。政府管理的边界在哪儿?如何让政府与专业联盟互为补充,发挥各自专长?
在香港短短几天,看到很多,听到很多,也让记者思考了很多。
@广西日报:当内地人纠结于“职称”的时候,香港的专业人士却是“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不需要任何外行人的首肯,医生们自己决定谁有资格拿手术刀,律师们自己决定谁有资格上法庭……一系列专业团体的存在,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士,也成就了服务业在香港GDP中占据98%。
(特派记者/莫艳萍)
@广西日报:香港已成内地人周末的超级市场,铜锣湾、旺角、罗湖口岸到处是汹涌的人群。一位深圳退休王女士拉着大拖车过罗湖口岸时,向我抛出了她的“采购经”:要买牛奶、纸巾、酱油、油、米……“便宜又放心”。有空就拎着包从香港拉回生活用品,已成深圳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特派记者/莫艳萍)
@广西日报:走过街边转角处,不经意间瞥见一幢“穿了黄色外衣”的大楼,临街矗立,定睛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建筑工地,没有嘈杂的噪音,没有飞扬的尘土,没有满地堆砌的瓦砾,整洁而又让人放心。于细微处着眼,扮美城市就这么简单。
(特派记者/谭卓雯)
(记者宋春风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