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大学生创业故事:年轻要敢于折腾 越挫越勇见曙光

巧手绣出创业图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罗 琦 实习生 黄 晔

2011年7月的一天,当家里变卖惟一的房产来支持肖燕莉创业时,她并未感到太多的压力与害怕,因为对她而言,这次创业绝非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

但要说起她的创业经历,还得从她的一个特长说起:打小起,她对手工艺品就有浓厚兴趣,在父亲指导下,她能将珠子熟练串成各式各样的小饰品,也可用碎布缝补加工成精美的布贴画,亦能把五谷杂粮镶嵌成风景画……凭借这门手艺,刚上大学不久的她便自行创立了一个面向贫困生群体的社团——“DIY创意小组”,在教授成员手工艺制作技巧之余,还组织她们摆摊销售创意小饰品。

其间,颇具经济头脑的肖燕莉还大量进货手工艺品来进行销售,其中就包括十字绣。然而,令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十字绣从此让她与创业结下不解之缘。

大三下学期,她得知某一品牌代理商有意转让代理权,在与其取得联系后,她还跑到南宁市区内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针对这一品牌的产品质量、消费者喜爱程度、市场需求等信息,挨家挨户进行调研分析。最终在其他竞争对手仍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她果断将这一品牌代理权拿了下来。

创业伊始,她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年纪较小,许多地区代理商对其工作能力抱质疑态度;争取到手的代理权费用较高,导致资金无法运转;代理产品的库存量大,能否及时销售成问题……但这些困难并未让她却步,靠着一股拼劲和实干,一个个问题在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十字绣的代理行业得以走上正轨。

2011年11月,爱动脑筋的她发现了新的商机:“不少顾客购买十字绣以后,还自行寻找装裱服务,为何我不直接把这些附加产品直接包办下来,为顾客提供一整套的消费服务呢?”想到就干,她立即购买了相关设备,开始为十字绣产品提供售后加工。

起初,由于肖燕莉与工作团队对设备不熟悉,在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熟练掌握设备,她们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向同行请教学习等方式,对设备进行反复的调试摸索。经过近一个月的摸索,她们终于摸清了设备的工艺流程,售后加工这一项目随之风生水起,业务进而也拓展到相片、国画及油画等产品中。

创业至今,不过3年时光,肖燕莉已经从最初的一个代理扩展到成为多个全国有名的十字绣品牌广西区总代理,此外还拥有自己的仓库、工厂、店面,创业项目的年营业额近900万元。

创业启示录

创业,重在创新。任何赚钱的产品,都逃不脱“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的演变规律,最终都会被淘汰。企业要发展,要不断的有钱赚,就必须不断的创新,走出旧产品的“陷阱”,不断拥有新产品和新项目。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