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管部门:“七条底线”倡议十分及时必要
“当前网络存在种种乱象,问题接踵而至,谣言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络信息传播不明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管理处处长李剑思说。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剑思认为,如今提出“七条底线”十分及时和必要。“互联网虽然是自由的、虚拟的,但并非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的,还必须应该将法律和法规的缰绳紧攥手里,让自由在规范、健康、理性和励志的空间内活动。而七条底线是网络名人们达成的共识,也是网络媒体和每一名网友应该坚守的底线。”
根据区通信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1月,广西网民约1586万人,备案网站39744个,手机用户3062人,3G手机用户726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2222人。广西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情况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在西部省区中较为靠前。
李剑思说:如此发展迅速的广西网民,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繁荣的网络环境,网络世界必然会失序。
“如今广西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广西发展有重要意义。”李剑思说。首先,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汇集群众智慧,扩大群众参与和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次,建设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满足我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维护我区社会和谐稳定。还有利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遵守‘七条底线’,对化解社会戾气,释放“正能量”将会起到关键性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剑思加重语气强调。
3 网站管理者:“七条底线”好比网络世界交通规则
广西区内的各大网站管理者也对“七条底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广西新闻网常务副总编辑黄大剑认为,“七条底线”的坚守与营造活跃、开放、繁荣的网络环境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保障的关系。网络七条底线好比交通规则,机动车道、人行道各有轨迹,不能乱闯乱撞,唯有遵守规则,守住底线才能保障安全。
桂林红豆网总编辑骆展胜认为,对于一些网络热门事件,网络名人和“大V”不能充当幕后推手:“我们不能为了图一时痛快而语焉无伦,不能为一己私利而乱放厥词,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忘却责任。”他同时也希望政府能正视“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时公开披露事件真相。
南国早报副总编辑、南国早报网副总编辑李春则从管理上阐述了网站贯彻“七条底线”的方式,他认为,如果网站能精准定位,对网民进行正确引导,就可以减少网络暴力和冲突。比如,受网站氛围的浸染,网友有时发现了“造谣帖”还会主动要求管理人员删除,而为保障网站信息发布的真实,南国早报网要求新的ID申请必须实名,与手机号挂钩,前50个帖须先审后发,慢慢放宽限制。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