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出境游客:别让不文明行为煞了风景

    3  文明旅游是你我共同的责任

    有专家说:最近几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潜力大,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突破每年1亿人次。这么多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哪怕只有很小比例的人行为不当,也会留下不良印象。

    出国旅游,不文明行为已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还影响到了国家:将影响国家形象,引发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人反感,对我国在有关国家的企业、侨民、留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会造成潜在负面影响,驻外使领馆的工作压力也会加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不文明现象,不应一味的谴责、批评、惩罚,应该加强出境前的培训、教育和指导,让游客在出境前就很好地了解目的地国的风俗习惯、注意事项,教会游客如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为自己和国人赢得尊重。

    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将完善旅游团行前教育、告知制度,制定文明出游手册和行前教育规范,强化导游领队在出境旅游过程中对游客文明行为的提示和提醒责任。同时,将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契机,把文明旅游纳入旅游合同之中,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

    据了解,教育部门也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切实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加强留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培训等。商务部门也将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好“出国劳务”专网,印制并免费发放《出国劳务必读》。

    旅游协会、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等也要努力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导游、领队是旅游服务的一线员工,肩负着文明旅游宣传员、监督员的责任,一定要主动宣传文明旅游,适时引导文明行为,积极劝阻不文明言行。”南宁一家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说,旅行社要求导游、领队以自身文明言行示范带动游客,做好行前说明培训,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让游客真正做到文明出游。

    当然,海外旅游的良好形象,也需要游客间的相互监督和提醒。经常出国旅游的南宁市民黄女士说,出国旅游时也时常发现有团友在文物及建筑物上涂鸦、随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按规定拍照等,自己觉得这些行为很不好,但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阻止。“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去阻止,毕竟出去就代表了中国人,不文明丢的是中国人的脸。看到那些用中文写着的‘不许大声喧哗’‘浪费食物被罚款’等字样的警示牌,自己都觉得伤自尊,希望中国游客能够自觉维护好中国人的形象。”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