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诗歌
爱意尽在不言中
“湖畔遍印轮踪不辞劳倦,老夫翁如影随同春夏秋冬。”这是董先生为老伴创作的诗歌。自从施女士的病情开始稳定后,他会趁着每晚她在客厅看电视的空闲时间,到书房里创作诗歌。董先生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于夫妇俩相处的50多年生活经历,每当他创作出一首诗歌时,他并不急着念给老伴听,而是反复修改后才念。“其实,她根本不明白诗歌的意思,只是听着好玩。”董先生说,老伴只有小学文化,尽管她总是一知半解,但每次听到新作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从2003年开始,董先生便开始创作诗歌,共创作20多首,每创作一首他觉得满意的诗歌,便会将诗歌仔细地抄写在纸上,然后粘贴到他和施女士的纪念相册里。采访时,董先生给记者翻看了他们的纪念相册,从年轻相识到患病治疗,每张相片里他们都笑得很开心,且相片的下面都有董先生写的诗句。“我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生活,也是为了能博她一笑。”董先生说。
走过金婚
相互理解彼此搀扶
“那时候,她是个工人,觉得能够娶个工人做老婆,实在太幸福了!”回忆过去,董先生笑着说。他们1960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结婚时,一张桌子,两张单人床合在一起就算婚房,“那时条件很艰苦,可她一点都不嫌弃。”退休前,董先生在南宁市某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经常要下乡,家里的所有大小事都由老伴照料,不在家的时间久了,施女士也会和他吵架,但往往吵过后仍旧会为董先生准备次日出行的行李。一直以来,董先生已经习惯了老伴的照顾,当他听见老伴脑溢血的那一刻,董先生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我总是担忧,怕她趁我不注意时就离开了”。
去年董先生夫妇度过了金婚,儿女们买来蛋糕庆祝,过后施女士却情绪低落。“从那晚开始,她总是念叨着要比我先走。”董先生说,两人常常为谁先走而吵嘴,施女士讲话有些口齿不清,争不过董先生就会生气不吃饭。“争得多了,我也害怕,害怕我要是真的走了,她该怎么办?”说到这里,董先生的双眼已经湿润。
携手走过50多年,董先生和施女士的美满婚姻一直被社区的居民称赞,而在他们看来,经营婚姻很简单,那就是平时相互理解,懂得给彼此空间,在关键时刻互拉一把,不离不弃。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