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中国梦·我的梦——寻找追梦人 > 高清组图 > 正文

民间剪纸艺人:巧手传承剪纸文化 (21/25)

2013年09月18日 12:35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刘斐 龙月甜 编辑:利雪娟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几分钟后,小女孩就完成她的作品,开心地向记者展示。广西新闻网记者 刘斐 摄

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刘斐 实习生龙月甜

  她手上的剪刀是有灵性的,一张纸经她的手翻转几下,一幅有生命的剪纸就诞生了。她就是广西民间剪纸艺人钟雨霏,她剪刀下的人物、花草似乎有了生命一般,那么栩栩如生。如今,钟雨霏供职于南宁柳沙某学校,负责教授剪纸艺术,手把手地教学生剪纸。

  钟雨霏的一系列作品在全国各大剪纸比赛、艺术比赛中获得金、银、铜、优秀奖共30多次,获奖证书厚厚一沓。2003年,钟雨霏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的作品《刘三姐》就获得了金奖的好成绩,这让雨霏倍感鼓舞。《四季飘香》、《锦绣八桂》、《对歌》、《德天瀑布》等作品都获得了各种奖项。2008年创作的《壮乡儿女欢庆北京奥运会》,现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壮乡姑娘》是钟雨霏的代表作之一,惟妙惟肖的表情,精致的头饰和衣着,仔细一瞧,竟发现姑娘裙摆上还有一首诗,这点点滴滴无不透露出钟雨霏的用心、细心、耐心。

  钟雨霏出生在玉林的一个小县城,从小跟着巧手的姑姑学习剪纸,小小年纪就成为姑姑的得力助手。钟雨霏回想起当时:“那时的剪纸技术还没有现在成熟,只靠剪刀完成,不像现在还有刻刀、模板等工具,所以那时候的剪纸没有现在的精致细腻。”

  一路走来,钟雨霏见证着剪纸工具的发展,由最初的剪刀到现在的先进刻刀模板;她也经历了剪纸文化的南北融合时期,雨霏介绍说:“我小的时候,所剪的图案基本上是对称的,都是一些当地办酒事或者祭祀时用的;到后来长大一些从书本上知道了北方剪纸,他们的剪纸一般较为粗犷,这跟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性格有关。再到后来,南北的剪纸慢慢相融合,现在在南方也可以看到北方风格的剪纸了。不过现在懂剪纸的人比较少,剪纸也比较少见了。”

  钟雨霏从2011年开始开班教孩子们剪纸,她希望剪纸艺术可以传承下去。在教学之余,她还创作一些作品。钟雨霏告诉记者,她心里是感谢这些孩子的,是孩子们剪纸时的快乐和自信给了她推广剪纸艺术的动力,也给了她创作的灵感。钟雨霏还补充道:“技艺一两年就可以学会,而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后人也有责任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民间艺人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热爱祖国,所以我的一些作品的灵感也会来自于一些国家盛大庆典以及重大事件。”


  《脸谱》特约冠名: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21 / 25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