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校车安全地“跑”得更快
--------
10月10日至11日,2013广西校车安全管理培训班在南宁举办。在这个与学生生命安全紧密相连的课堂上,来自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的行内人士讲授他们的“校车安全管理经”,广西14个市县(区)约140名校车安全教育主管人员则一起“听课”,共同探讨本土校车安全管理的瓶颈和出路。
▲说法:广西处于“国标”校车导入期
10月10日下午,校车生产厂商在会场门外办起了小型的“临时车展”,这些国标校车既有高端大气、可供四五十人乘坐的美式“长鼻子”校车,也有轻灵小巧、本土生产的19座小校车,这些都是目前在广西学校使用的主流车型。据悉,目前,广西还处于国标校车导入期。广西实际的校车需求很可能是目前“保有量”的10倍。
▲数据:校车保有量民办幼儿园占大头
目前广西共有“国标”校车216辆,其中民办幼儿园占大头,共有190辆,其他的26辆中,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4辆,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2辆。为何广西的“国标”校车这么少?一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目前政府补贴、校车管理等具体的政策并不明朗,各学校还要面对车辆购置与养护、人员管理等多道门槛。再加上2012年10月我区出台的《关于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从意见发布之日起的3年内为广西校车过渡期,符合要求的校车仍可使用。相关人士预计,2015年至“过渡期”满之前可能是我区校车销售的爆发期。
▲瓶颈:校车实际“使用率”并不高
一校车安全管理的业内人士提出了“国标”校车在广西“走”得慢的一个新观点--“校车使用率”。事实上,校车的使用率并不高,一天一般接送学生4趟。学校自行购买的校车,大部分时间都“闲着”。与此同时,车辆养护、高端司机(大型校车要A照)聘请、安全管理等压力并不小。
▲推进:多方发力校车才能“跑”得快
一名校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有客户反馈,他们购买了“国标”校车之后,跑齐各种牌照共花了半年的时间,这至少说明,在校车管理问题上,各部门之间的衔接还不够默契,一些政策也不够明晰,管理部门对校车使用者的服务有待改进。记者了解到,校车推进之难并不只在广西存在。即使是在校车推进工作较好的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国标”校车进校园仍有不短的路要走。政府早日出台奖励补贴的具体政策,理顺管理部门的各项关系,引入校车管理的科学模式以降低成本,才能让校车“行驶”更快。
